正文复制

副县长在社会事务窗口服务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社会事务窗口服务提升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县社会事务窗口服务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动员全县窗口单位和各乡镇(街道)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窗口服务质量实现新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窗口服务的重要意义
窗口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展现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连接X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做好社会事务窗口服务工作,不仅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全县发展大局。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的极端重要性。
(一)窗口服务是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群众的急难愁盼,往往最先在窗口反映;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往往最直接从窗口体现。窗口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X群干群关系的亲疏远近。群众需求在窗口集中体现。无论是社保医保、户籍办理,还是民政救助、计生服务,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大多需要通过社会事务窗口来解决,窗口是群众表达诉求、寻求帮助的主要渠道。群众意见在窗口直接反馈。窗口服务过程中,群众会对政策落实、办事流程、服务态度等提出各种意见建议,这些意见是我们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群众满意在窗口有效检验。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通过窗口服务的体验来评判。窗口服务做得好,群众就会对政府工作更认可、更支持。
(二)窗口服务是展现政府形象的重要平台。窗口是政府服务群众的“脸面”,窗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服务态度彰显政府温度。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地服务,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办事效率体现政府效能。高效便捷的窗口服务,能够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充分展现政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规范程度反映政府治理水平。窗口服务是否规范有序,政策执行是否公平公正,直接体现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三)窗口服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社会事务窗口服务涉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社会事务窗口服务,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促进社会公平是有效途径。通过规范窗口服务,确保各项政策公平公正惠及每一位群众,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保障。高效的窗口服务能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让群众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生活中,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四)窗口服务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关键抓手。窗口服务直面群众,是检验干部工作作风的“试金石”。通过提升窗口服务水平,能够倒逼干部转变作风、提升能力。锤炼干部为民情怀的重要载体。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窗口工作人员能够更真切地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提升干部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窗口服务涉及的业务繁杂、政策多样,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提升,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干部的业务素养。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有力推动。窗口服务的高标准、严要求,能促使干部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养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二、正视存在问题,准确把握窗口服务的现状短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社会事务窗口服务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与群众的期盼、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服务态度有待改善。服务态度是窗口服务的“第一印象”,但目前部分窗口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对待群众缺乏耐心。有的工作人员面对群众的咨询,不耐烦解答,甚至出现推诿现象,让群众跑冤枉路、受冤枉气。服务用语不够文明。少数工作人员服务语言生硬,缺乏礼貌,没有使用规范的服务用语,伤害了群众感情。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多数情况下是群众问一句答一句,缺乏主动上前服务、主动了解需求的意识,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二)业务能力存在不足。业务能力是窗口服务的核心,业务不精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率。政策掌握不够熟练。部分工作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学习不深不透,在解答群众疑问、办理业务时出现偏差,甚至给群众错误地指引。操作技能不够娴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窗口办理业务大多依赖系统操作,但有的工作人员对系统操作不熟练,导致办理速度慢,甚至出现操作失误。综合协调能力欠缺。社会事务窗口业务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但部分人员在遇到跨部门问题时,协调不到位,影响业务办理进度。
(三)办事效率相对低下。办事效率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窗口服务的短板所在。办理流程不够优化。部分业务办理环节繁琐,存在重复审核、材料过多等问题,让群众多次跑、多头跑。部门协作不够顺畅。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不充分,存在数据壁垒,导致群众在办理涉及多个部门的业务时,需要反复提交材料,增加了办事难度。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在遇到突发情况或业务高峰期时,部分窗口应对不力,没有有效地分流和处置措施,导致群众排队时间过长,怨声载道。
(四)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健全的制度是规范窗口服务的保障,目前相关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岗位职责不够明确。部分窗口岗位责任划分不清,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影响问题的解决效率。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不紧密,难以有效激励工作人员提升服务水平。监督管理机制不到位。对窗口服务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监督方式单一,对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导致问题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