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央BXGD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中央BXGD精神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X的“先手棋”,是X员干部行为规范的“硬约束”。当前,作风建设进入深水区,必须以系统思维构建监督体系,以刚性约束筑牢廉政防线。今天,我们围绕“日常监督全覆盖,关键岗位强约束;线上线下齐发力,廉政风险早预警;整改台账动态清,问责问效不手软;巡察利剑常出鞘,震慑效应持续显”四个方面展开研讨,既是对制度执行的再部署,更是对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再深化。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四个维度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日常监督全覆盖,关键岗位强约束,织密作风建设“防护网”
(一)构建全域覆盖的常态化监督体系。日常监督是防范“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第一道防线。要打破“运动式”“阶段性”监督思维,将中央BXGD精神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清单,实现监督检查常态化、制度化。一方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联合审计、财务、组织等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办公用房等重点领域开展定期检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监督力量,在村(社区)设立纪检监察联络员,对惠民资金发放、小微权力运行等开展“嵌入式”监督。例如,某县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机制,对村级“三资”管理开展全覆盖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32个,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
(二)强化关键岗位的靶向监督。关键岗位往往是廉政风险的易发高发区,必须坚持“精准施治”。聚焦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资金分配等权力集中的岗位,建立“一人一档”廉政档案,动态记录干部个人重大事项、廉政谈话、信访举报等情况,实现精准画像。例如,某市对财政、住建等重点部门的“一把手”和关键岗位人员开展“ZZ体检”,通过廉政风险评估、个人事项核查等方式,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17个,提前进行谈话提醒。同时,推行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度,明确重点岗位任职期限,降低因权力长期集中滋生腐败的风险。
(三)推动监督与教育深度融合。监督不仅是约束,更是保护。要将监督过程转化为警示教育的契机,通过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廉政家访等活动,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例如,某单位建立“双向约谈”机制,既由X组织对苗头性问题干部进行提醒谈话,也鼓励干部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寻求帮助。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组织关键岗位人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庭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干部筑牢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