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2025年春季学期末及暑期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2025年春季学期末及暑期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部署学期末收尾和暑期各项安全重点工作。这是一次关键时期的关键会议,事关全县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责任重于泰山,容不得丝毫麻痹和懈怠。刚才,相关部门作了很好的提醒,我完全同意。下面,结合上级部署精神和我县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认清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校园和学生安全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校园安全无小事,学生安全大于天。X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校园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决策部署。近期,上级连续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反复强调要坚决守住守牢校园安全底线,特别是针对学期末和暑期这一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敏感时期,提出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维护校园和学生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ZZ任务和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抓到位。
从我县情况看,2025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乡镇(街道)、各职能部门、各学校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持续深化校园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校园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三防”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安全教育形式更加丰富,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同比有所下降。特别是我们结合某某实际,在山区学校交通安全联防联控、依托本地水域特点开展防溺水警示教育、利用家校共育平台加强心理健康引导等方面,探索了一些具有某某特色的做法。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校园和学生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基础依然薄弱,风险隐患点多面广,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1.风险隐患依然突出:
防溺水压力巨大:我县河流、水库、坝塘众多,星云湖、抚仙湖部分岸线也在县域内,加之暑期高温,学生亲水、玩水行为增多,溺水风险始终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部分水域警示标识不足、防护设施简陋,巡查救护力量覆盖不全的问题依然存在。
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山区道路条件复杂,部分路段临水临崖;部分接送学生车辆(包括私家车、面包车、摩托车)存在超员、超速、无证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学生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违规载人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乡镇校车运行路线风险点排查和管控仍需加强。
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社会影响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部分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心理危机识别、干预和转介机制的专业性、及时性有待提高。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风险不容忽视。
食品安全风险犹存:虽然“校园餐”专项整治取得进展,但部分学校食堂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环节仍存在管理漏洞;校园周边流动摊贩、“三无”食品对学生的诱惑和威胁依然存在。夏季高温高湿,食物中毒风险增大。
校园欺凌和性侵害风险:隐蔽性强、发现难、危害大。部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个别学校在预防机制、早期发现、有效处置方面仍有短板。
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当前已进入主汛期,强降雨、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对校舍安全、学生上下学路途安全构成威胁。部分学校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演练效果有待检验。
2.思想认识仍有差距:部分单位、学校对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树得不牢,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倦怠情绪。认为“老生常谈”、“不会出事”,工作满足于一般性部署,缺乏“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瞪大眼睛”查找隐患的主动性。
3.责任落实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地方“X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落实不到位,部门协同、家校社联动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有的学校主体责任压得不实,安全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制度执行存在“最后一公里”打折扣现象。部分家长监护责任意识淡薄,对孩子的行踪、心理状态掌握不清、教育引导不力。
4.基础保障仍需加强:部分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安防设施设备老化、不足;专业安保、校医、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存在缺口;安全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同志们,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是千万家庭的幸福所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挑战,全县上下务必保持高度警醒,深刻反思,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以对X和人民高度负责、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校园和学生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坚决打好学期末和暑期安全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