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记住!在体制内“存在感”比能力更重要
在体制内工作多年的老张最近发现了一个现象:每次单位集体合影时,总有几个同事被下意识地安排在边缘位置。这恰似他们在职场中的处境:明明在岗在编,缺如“隐形人”一般,缺乏存在感。
28岁的小A是某机关单位一名典型的隐形人。他家境平平、相貌平平,每天日复一日地打卡上班,他坚持“少说话,多做事”的原则,平时基本上独来独往,埋头走路,来单位三四年了,单位一半以上的人可能都叫不出他的名字。年度测评时,领导想不起他的具体贡献;跨部门协作时,同事常常忽略他的意见;重要任务总是最后才被通知参加。
像小A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在体制内呆久了,慢慢地就没了干劲,每天按部就班,一个位子十年不挪地。看上去就像是“看透了、不争了”,活的潇洒又清闲,但实际上,就像温水煮青蛙式的“慢性自杀”。
“反正工资就这么多,干多干少一个样”——结果五年后,新人工资赶上你,你还在原地踏步;
“领导又不会提拔我,折腾啥,这样挺舒服的”——结果每天玩游戏,混日子,体检报告一出来,脂肪肝+颈椎病,一大堆指标亮起红灯;
......
醒醒吧!体制内最毒的谎言就是——稳定=安全。你若是躺平,便会成为单位里可有可无的人!
记住,在体制内“存在感”比能力更重要。
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刻意张扬,而是建立可持续的职场影响力。它意味着你拥有做事的权利,你在单位承担着某一种重要的岗位角色,你手里有某一资源(比如培训机会、评优名额、项目指标)。有了这个,你才能不被人轻松拿捏,不被孤立。
如何破局:要么往上爬,要么攒本事
1.抓住每一次“露脸”机会,如参加演讲、作工作汇报、陪同接待等。
2.领导问意见,别只会说“好的”;思路清晰,把握政策,提出周密、独到的见解。
3.单位有活动,主动牵头别退缩;不要总等着领导安排工作,主动表态,积极参与,当你展现出价值时,也就有更多机会。
4.写材料、做报表,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无可替代”。
记住:让领导记住你,比你埋头苦干更重要。
攒本事,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
学政策:把上级文件吃透,成为“活字典”;
练技能:公文写作、数据分析、新媒体运营,总有一样能让你脱颖而出;
积人脉:和同事处好关系,融入集体,和兄弟单位多走动,关键时候能“借力打力”。
总结:体制内,你越往上爬,别人越不敢踩你;你越在底层,越要自己攒铠甲。唯有持续的创造价值,才能在体制内的长跑中赢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