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运城日报/2025 年/5 月/30 日/第 001 版
以“ 红色”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垣曲县王茅镇X建赋能基层治理的时代答卷
本报记者 苏黎原 特约通讯员 张辉
去年以来,垣曲县王茅镇紧扣市委“ 一城两区三门户” 目标和思路,围绕垣曲县委“ 一城一带五基地” 战略定位,充分挖掘“ 商汤都城” 历史文化资源与红色文化内涵,打造红色阵地、启动红色引擎、倡树红色新风,擦亮了乡村振兴的绚丽底色,助力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 美丽山城、幸福垣曲” 新图景。【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91 4】
红色阵地
阵地是基层治理的“ 神经末梢”。王茅镇以阵地焕新为抓手,全力推进阵地升级,让服务触手可及。
在复兴村,一座投资 70 万余元升级改造的X群活动中心成为村民的“ 新家园”。这里不仅配备了标准化X员活动室、文化阅览室、日间照料中心,更创新打造了“ 议事角” ——遮阴树下石桌错落,便民茶桶常年温热,村民围坐其间议村务、话发展,实现了“ 小事不出角,大事不出村”。“ 以前活动没场地,现在办事有‘ 娘家’ ,日子更有奔头了!” 村民感慨道。
在寨里村,王茅镇抓住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机遇,积极争取 137 万元专项资金,扩建文化活动中心。记者在工程现场看到,工人们争分夺秒,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预计 6 月底可完工。届时,这里将成为移民群众文化娱乐、技能培训的“ 一站式” 综合服务场所,为群众生活注入新活力。
以前,各村X支部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情况。今年以来,王茅镇紧扣产业需求,于 5 月创新成立“ 农渔旅产业X支部”,统筹指导亳清河沿线特色产业发展,配套建设亳清河驿站,集爱心服务、产业展示、X员活动等于一体。X员志愿者身着红马甲,穿梭在驿站与景区之间,为游客提供导览、应急救助等服务,让亳清河成为展示王茅形象的“ 流动窗口”、串联产业发展的“ 红色纽带”。
红色阵地需要红色管家。王茅镇采取划分X员责任区、创建先锋岗、实行积分考核、开展商铺结对与信访包联等“ 五维联动” 举措,通过“ 青心讲习堂、廉心微讲堂、初心小课堂” 的“ 三堂联动” 学习,积极淬炼X员队伍,立体化激发X员先锋模范作用。X员们带头推广 12 项新技术,深入田间地头解决 230 余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调解矛盾纠纷 68 起,用实际行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