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某某区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核心任务就是清醒把脉当前态势,深刻剖析问题症结,凝聚共识、精准发力,动员全区上下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分秒必争的拼劲,奋力冲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刚才,云同志传达了市里“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二季度推进会精神,洪忠同志通报了1—5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并部署了近期重点工作,讲得都很实在,分析到位、要求明确,我完全赞同。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某某实际,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正视严峻挑战,在科学研判中坚定信心、加压奋进
开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决贯彻X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锚定目标、承压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在艰难跋涉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必须清醒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形势逼人、任务催人、时间不等人。
(一)主要指标承压前行,稳增长基础尚不牢固。洪忠同志刚才通报的数据,真实反映了我们的处境。1—5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维持在合理区间,但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接续乏力的问题日益凸显,部分领域投资后劲堪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预期,传统商圈如北京路沿线、白云路等核心区域客流恢复不及预期,大宗消费、新型消费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释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乏力,茨坝生物科技片区等重点园区部分企业产能释放不足,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愈发强烈。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三保”压力持续加大。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区经济韧性经受着严峻考验,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亟待进一步夯实。
(二)区域竞争态势逼人,“标兵渐远、追兵已近”的危机感空前强烈。放眼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大局,兄弟县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势头异常迅猛。我们在一些关键领域的传统优势正受到挑战,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尚未形成压倒性优势。部分领域的先行先试步伐还不够快,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创新的力度都有待提升。若不能在产业能级跃升、新旧动能转换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某某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面临严峻挑战。慢进是退,不进更是大退!全区上下务必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三)深层矛盾问题交织,高质量发展瓶颈亟待破解。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艰巨。现代服务业占比虽高,但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集群效应。二是重大项目支撑力不足。具有全局性、引领性、引爆性的“顶天立地”项目偏少,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要素保障协同性不强,导致建设进度滞后。三是市场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问题依然存在,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仍需持续打通。四是城市更新与产业导入协同度不高。部分更新片区产业定位模糊,高端要素导入能力不足,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五是干部能力作风与新要求仍有差距。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和艰巨发展任务,部分同志存在本领恐慌,专业素养、攻坚克难能力亟待提升,个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时有表现。
在正视困难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某某区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坚定必胜信心。信心来自中央及省市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来自我区长期积累的坚实家底:中央商务区(CBD)的金融、总部集聚效应日益增强,楼宇经济持续提质增效;北京路、东风广场等传统商圈底蕴深厚,转型潜力巨大;茨坝生物科技特色产业基础扎实;北部山水新城、东白沙河等重点片区开发空间广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宝贵财富。特别是全区干部队伍在历次攻坚克难中锤炼出的过硬作风,是我们最可依靠的力量。关键是要把信心转化为决心,把优势转化为胜势,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