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青海日报/2025 年/4 月/25 日/第 002 版省内要闻
解码“ 园中园” “ 链” 出新动能
——西宁开发区何以实现“ 开门红” ②
本报记者 贾泓 张慧慧
如果说 2025 年首季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什么热词,“ 园中园” 位列其中。从南川工业园区的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以下简称智算示范园)到东川工业
园区的新型显示产业园,从甘河工业园区的青海昌通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园到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的
医药产业园(生命健康谷),“ 园中园”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精准规划、快速建立、持续推进。
随着“ 园中园” 项目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持续展现优势,迎来项目持续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集群效应不断显现的火热景象,也验证了这一发展模式的科学性。
从工业园区到产业园区,从入驻一个项目到发展一个产业,“ 园中园” 缩短了服务企业的半径,放大了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在这“ 一缩一放” 间展现西宁开发区优化产业结构的“ 破” 与“ 立”,也标注出西宁开发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作为。
解码一:
缩短服务半径 放大集群效应
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三期项目建设用时半年,比预期节省一半时间。期间,项目用水用电、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鉴证等工作中,南川工业园区服务专班主动对接、全程服务,打通了项目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如今,智算融合示范园三期项目已落地,中国联通· 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项目顺利点亮,二期项目青海图灵小镇依然在紧张有序地推进,智算示范园其他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同步推进。目前涵盖生产、销售、3D 服务、应用拓展等环节,通过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园区的吸引力。已入驻至少 4 家企业,部分已落地,部分还在新建;110 千伏变电站正在施工,预计 8 月至 9 月投产。
以“ 园中园” 的方式发展算电协同产业,南川工业园区真正实现为入驻企业“ 量身定制” 服
务。各算力企业租用园区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机架开展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生产运营只需要 3 至
6 个月,与传统拿地、建设到投入运营的流程相比,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