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贵州政协报/2025 年/4 月/11 日/第 001 版
共筑健康防线 擘画医疗蓝图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综述之四
本报记者 李昊霖
医疗是民生之需, 医疗卫生事业是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 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贵州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与质量、医疗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群众就医便利程度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群众健康需求,围绕深化医疗体系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发展智慧医疗、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我省医疗卫生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化医疗体系改革
夯实基层医疗服务根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为持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近年来,我省按照“ 建高地、强基层、补短板” 的思路,着力构建五级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 乡村振兴健康守护工程” 项目,持续新建县域医疗次中心,不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截至 2024 年底,我省已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 150个,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九三界别在调研中发现,县域医疗次中心的建成,显著提高了县域内的就诊率,不仅服务人次有所增加,而且医疗收入也实现了增涨,同时增强了对周边乡镇的辐射能力,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切实推动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下沉,促进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和老百姓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关于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助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建议》提案中,九三界别建议严格按照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 六统一” 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县域医疗次中心的帮扶体制机制,明确医共体牵头医院的责任义务,积极探索适合工作需要和时代发展的合作模式,加快推动县域医疗次中心与医共体牵头医院实现共享共建,持续促使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人才、设备等资源和管理经验向县域医疗次中心下沉,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次中心诊疗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