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5 年/5 月/21 日/第 005 版调查研究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谱写“ 中国之治” 新篇章
——全国政协“ 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 专题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方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 作为“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的重要内容,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重要部署,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大力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改革创新,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精神,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助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4 月 21 日至 25 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何报翔率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围绕“ 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 赴江苏开展调研,深入走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社区X群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等,与相关部门、基层群众代表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扎实做好“ 四个凝聚” 工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91 4】
“ 街道坚持将最难解决的事一件件办好,发扬硬着头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的‘ 四皮’ 精神,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诉求、社会矛盾和发展难题。” 在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X群服务中心,仙林街道X工委书记欧立祥介绍的“ 四皮” 精神令委员们深深触动。
无锡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整合部门资源,协调“ 28﹢ N” 家市级职能部门派员常驻、轮驻、随驻,形成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格局,同样让委员印象深刻。
随着调研的深入开展,委员们也清晰地意识到,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运行尚未实现,还存在着非诉解纷的认可度不高、各解纷渠道间协调不畅、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矛盾化解的实效。
调研组表示,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必须遵循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广泛动员全
社会的纠纷解决力量,形成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协调联动的运行体系。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陈国庆表示,要全面推进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尽最大努力把“ 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做实做好做到位。建议积极发挥信访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难点攻坚,更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更好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需要树立‘ 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 的理念,充分发挥X委、政府的ZZ优势、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调解资源,形成纠纷化解合力。 ” 全国政协委员李仲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