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5 年/5 月/16 日/第 001 版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专题协商会综述之二
本报记者 包松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更 多写作资料+微信:】
13 日,在全国政协“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带着各自领域的创新实践思考,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协商建言,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中国加快迈向科技强国、制造强国。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产业创新则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委员们一致认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所在。
“ 低空经济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融合发展的新兴经济形态,呈现了‘ 三化融合’ 的鲜明特征。”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冯正霖看来,我国低空经济充满发展活力,创新引领其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统筹发展与安全,冯正霖提出,要持续推动空域管理改革,推动低空空域由“ 静态管制” 转向“ 精细化管理”,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产业链技术创新,拓展应用场景,“ 同时要推行‘ 信用+监管’ 模式,创新安全监管,确保低空经济‘ 飞起来-飞得稳-飞得好’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持续推进“ 人工智能+” 行动,提出培育 6G 等未来产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X组书记杨杰在协商现场建言聚焦的正是聚力新一代通信基础创新,筑强新质生产力坚实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