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芜湖日报/2025 年/4 月/28 日/第 A01 版繁昌专刊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4 月 14 日在繁昌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繁昌区人民政府区长 许有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
出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错综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稳中求进、苦干实干,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实干,我们主动作为,经济运行向上向好。面对水泥、建材等行业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我们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系统思维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逐季向好、逆势上扬。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3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7.2 亿元,增长 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903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首破 800 亿元,增长 20.2%,增速全市第 1。
一年开拓,我们克难前行,产业转型破题成势。全区战新产业产值增长 4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39.2%,增速均居全市第 1。以奇瑞汽车动力总成基地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初具规模,落户孚祯动力、埃科动力等汽车关联企业 55 家,汽车产业产值实现翻一番、达
71.3 亿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入选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重点。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溜溜果园梅冻产品持续领航果冻行业,同福集团入选中国农业企业 500 强、首批中国消费名品,致养食品牵手三只松鼠、实现产销两旺,宠物用品产业获省绩效评价奖励。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稳步推进,永臻科技、融进新能源等头部企业产值增长 126%。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推动海螺等重点企业实施技改项目 104 个、总投资 60.3 亿元,选矿行业逐步有序退出,铸造企业全面提升,全区单位 GDP 能耗下降 5%。
一年攻坚,我们项目为王,发展动能加速集聚。谋划储备“ 两重” 项目 94 个,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资金 5.6 亿元、全市靠前。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96 个、总投资 223.2 亿元。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区“ 四套班子” 领导“ 挂帅” 重点项目攻坚专班
28 个,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81 个, 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 32 个, 臻驱科技 5 个月实现签约、 开工、
投产、入规“ 四当年”,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 144.8 亿元、全市第 1。
一年耕耘,我们初心如磐,民生福祉可感可及。80%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事业,50 项民生实事提前完成。S334(长江南路至繁阳大道段)快速化通道工程提前 2 个月主线通车,全面融入芜湖主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富鑫路、蟹矶山路等“ 断头路” 全线贯通,峨溪北路下穿铁路立交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新东路、平峨路升级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建设,新平灌区、五联圩灌区主体建成,叶家坝闸、新高坝闸、东大闸等竣工投用。全省首家公建公办独立托育机构——繁阳托育服务中心建成启用。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超 55 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家门口的“ 热乎饭”。
一年拼搏,我们砥砺奋进,多项工作创优争先。面对多重考验挑战,我们干部真抓实干、勇
第 1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猛精进、善作善成的精气神充分彰显。快速响应、日夜奋战,成功处置千军服务区“ 7· 23” 罐车泄漏突发事件,守住了群众身边生态环境安全防线。全市首个全面实施的省级 EOD 项目开工建设。伏羲农场智慧农业、城乡供水全域统管、春谷读书会等繁昌做法在全国推广。获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四好农村路” 全国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等多项荣誉,上榜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在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中位居部级示范县(区)第 5 位,获得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正向激励指标 500 亩。
回顾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结果比预期的好。围绕打造全省高质量
发展先行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动产业升级
“ 智改数转” 提速。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 1 家、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 7 家,溜溜果园入选全国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案例。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1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10 家。春谷 3D 打印与激光创新园区入列芜湖“ 鸠兹科创湾” 矩阵发展区,美佳新材料博士后工作站备案国家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5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30 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 3 家。深化“ 亩均论英雄” 改革,富鑫钢铁获评全省亩均效益领跑制造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营收分别增长 10.4%、27.8%。
文旅融合提档。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人字洞遗址公园成为市民出游“ 网红打卡点”。人字洞化石发现 40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繁举办。南师大皖南土墩墓考古实践基地投入使用,神墩头遗址确认为春秋时期铸铜作坊区被央视报道。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小龙口特色街区开街,中分红色学堂建成,获评全省十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途居马仁山露营地成为全省第二家 5C 级自驾旅居营地,马仁奇峰获评省十五佳红色旅游康养基地,纸鸢香草晋升 3A 级景区。新增国家级民宿 2 家、皖美民宿 9 家,中国民宿客栈理事会在繁召开。
“ 双招双引” 提质。组建 6 支专班驻点招商、精准“ 敲门”,省外在繁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 83 个、增长 12.1%。用好“ 家里家外” 繁昌力量,成立北京繁昌商会、深圳繁昌商会和全市首个县区级欧美同学会。链接“ 投资芜湖行” 等重大经贸活动,在深圳、杭州等地举办“ 双招双引”推介会,浙大(繁昌)科创中心新增注册(入孵)企业 35 家。全年新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 9 个,领军人才 9 人、高端人才 92 人,大学生 6515 人。
助企惠企提效。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超 6 亿元、兑现惠企资金 1.4 亿元,新增“ 政银担” 19.2 亿元。连续举办“ 上门办公会” 130 场,入选全省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全面落实企业诉求“ 挂号制”,为企服务平台收办企业诉求 945 件,办结率 97.4%。规范涉企检查行为,深入推进“ 综合查一次” 改革,全省率先试点运用涉企“ 检查码”。
园区承载能力提升。完成繁昌经开区公告目录修订,产业更加聚焦,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
75.2%、集聚度 70%,获评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新盘活存量土地 2883 亩。跨境电商交易额达 4.4 亿元、增长 66%,入选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二)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
城市空间布局更优。扎实推进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66 个村庄规划。深入开展“ 四促” 攻坚行动,实施人民城市重点项目 222 个、总投资 293 亿元。聚焦打造“ 青年人喜欢的城区”,谋划布局城东新区青创园、老城区夫子庙学宫、经开区横山街道等功能片区。安徽农业大学繁昌创新港加快建设,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繁昌校区迎来首批新生。闲置 10 余年的商业地产项目成功盘活,芜湖开元名都酒店投入运营。
基础设施加速焕新。统筹推进城市安全生命线、海绵城市建设,新建改造雨污水、供水和燃气管网 66 公里。实施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137 个,S457 新港至南陵界一级公路改建、普应西路新建等工程开工,G4211 繁昌西互通立交及连接线、G236 阮弄口至铜陵界一级公路改造、S339漳河大桥至湾店段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
第 2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扎实推进城乡风貌三年提升行动,新增城市口袋公园 4 个、城市绿地 8.9万平方米。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完成 5 条沿街片区和 19 个小区提升改造,新建公共停车位 120 个、公共充电桩 288 个。持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搭建“ 业主请上座” 等基层协商平台。智慧繁昌运行中心建成投用。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组织“ 徽动消费· 乐享繁昌” 系列活动,分批发放消费券 700 万元,带动社会消费超 2 亿元。承载几代人记忆的繁昌北站,蝶变为文创街区,徽商故里、三联书店、必胜客等一批繁昌首店开业。宏庆米业入选安徽老字号。举办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首站赛、中国青梅音乐节、荻港香菜文化节、龙虾美食节等赛事节庆活动。
(三)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强农兴农更加坚实。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 5.7 万亩,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4 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 43.8 亿元。推动青梅、优质稻米等全产业链发展,青梅种植面积超 2 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全省智慧农业现场会在繁召开。聚力做好“ 土特产” 文章,建成荻港香菜融合发展示范园、五华鸡保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