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桂林日报/2025 年/4 月/24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4 月 10 日在桂林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市长 卢新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
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是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施《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X委、政府部署要求,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全力扩内需、增动能、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交出了一份承压前行、量质齐升的发展答卷。
据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3.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3.9%、4.4%、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9.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9%,城镇调查失业率 5.8%。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推动国家层面建立部区市共商共建机制、自治区印发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 三张清单”,组建市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促进局。制定“ 目标指引”、年度实施方案,110 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和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326.6 亿元,古宋城文化休闲街区等项目加快推进。发布两批共 20 个“ 桂林经典”。雁山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灵渠列入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新增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2 条。加速发展低空旅游、康养等新业态,资源获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入选全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佳案例。深入实施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旅游市场诚信经营监管“ 桂林模式” 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成功举办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大会、东博会旅游展区、第四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纪念西南剧展 80 周年、灵渠论坛等重大活动,第 22 届东博会中国“ 魅力之城” 花落桂林,桂林艺术节全城联动、全民共享,国际化、年轻态城市形象持续彰显。全年接待游客 1.57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928 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二)全面加强“ 两个保护”。桂林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 自然城市”、成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获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举办权。 桂林喀斯特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灵渠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推动漓江保护迈上新台阶。在全国地级市首创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报告》 ,漓江成为全区首条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江河,获自治区连续五年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建成数字漓江 5G 融合生态保护综合利用平台,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漓江干流游览排筏全面实现“ 油改电”、核心景区跨江线缆全部拆除,漓江告别“ 油气声”、实现“ 无线美”。漓江保护实践经验获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主题边会、 新加坡国际水周宣传推介, 央视大型人文自然纪录片 《漓江》展现了桂林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的生动画卷。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 96.7%,地表水水质排名全国第三,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完成营造林面积 13 万亩,猫儿山通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十年评估,国家一级保护
第 1 页 共 10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动物“ 彩鹮” 现身临桂会仙湿地,新增全州樱花、猫儿山香茶菜、阳朔风筝果三个植物新物种。第二轮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办结率分别达 98.67%、96.08%。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 83.33%,新增桂林电力电容器等国家级绿色工厂 4 家,君泰福获认定“ 零碳工厂”,灵川县完成珠江流域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阳朔县大河背村成为南方五省区首个“ 零碳村”。
(三)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强化科技赋能。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财
政科技支出增长 14.1%。45 项科技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奖,桂林企业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总
决赛 2 项冠军。6 项产品获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建成广西首个概念验证中心,新
增广西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6 家,新认定瞪羚企业 8 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 125 家。实施新一轮工
业振兴三年行动。工业投资增长 26.1%、排全区第三,福达新能源汽车精密部件绿色智造示范工
厂等 129 个项目开工建设,君泰福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等 62 个项目竣工投产,国内首条规
模化民航轮胎生产线建成投产,打破国外垄断。强优企业加快培育,桂林深科技年产值超 120 亿
元,广陆数控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累计培育广西单项冠军企业 33 家、排全区首位,
新增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 29 家,君泰福入选国家级 5G 工厂名录,桂林南药等 3 家企业入选工
信部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名单,新增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25 家,居
全区首位。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等 6 家企业获评广西链主型龙头企业,新
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入选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12.6 亿元,新建标准厂房 109 万平方米,经开区列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协同发展区。
(四)多措并举扩大投资提振消费。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增发国债、超长
期特别国债等资金 102.41 亿元。扎实开展“ 八大领域项目攻坚战”,统筹推进市级层面重大项目
723 个,新开工 109 个、竣工 79 个,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总投资 79.5 亿元的长塘水库、总投资 80 亿元的灌阳抽水蓄能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建设,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净瓶山新桥等建成通车。围绕“ 两重”“ 两新” 实施项目谋划百日攻坚行动,储备项目 626 个、总投资超 960亿元,高质量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拉动汽车、家电等消费 26 亿元,家电补贴核销金额排名全区第二。举办电商节等促消费活动,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 5.5%。阳朔入选全国县域商业“ 领跑县”,兴安、永福获批广西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
(五)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整治撂荒及“ 非粮化” 耕地 5.36 万亩,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 三增长”。实施粤桂协作项目 34个,引进落地投产企业 32 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1156 户 3829 人。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三年全区第一。成功举办第三届南方花卉苗木交易会暨第五届广西花卉苗木交易会。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攻坚战,签约备案项目 76 个,总投资 76.5 亿元,广西农垦源头牧业等 27 个项目竣工投产,雁山万亩现代设施农业基地核心示范区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市设施农业总产值达 421 亿元、居全区第一。新增“ 桂字号” 农业品牌 10 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8 个,获认定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5 家,平乐水盐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恭城月柿”“ 阳朔金桔” 入围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资源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大力建设和美乡村,统筹安排各级衔接资金 18.22 亿元,完成乡村建设项目 2678 个,阳朔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七星区竹江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六)加快建设品质生活名城。实施城市更新工程。我市成为“ 联合国人居奖” 全国唯一获推荐城市,入选全国“ 平急两用”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国家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城市。总投资 26 亿元的秀峰区琴潭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改造提升老旧小区 297 个、背街小巷 94条。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开工项目 117 个、竣工 54 个,治理老城区内涝积水点 64 个。新区“ 管、网、厂、河、湖” 一体化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完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深化城市管理“ 1+1+N” 试点改革,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规范共享单车、地摊经营管理,新增停车和地摊点位 8000 余个。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
第 2 页 共 10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发展,阳朔、龙胜获评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县,兴安、永福、恭城获评广西县域经济发展
进步明显县。
(七)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成功争取国家旅游用地改革等政策支持,
67 项年度重点改革、32 项重点攻坚及 31 项全国全区试点任务有序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128 家国有企业管理层级有效压减。深化市属三大园区改革。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顺利完成自治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荔浦市、永福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任务。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744 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 跨省通办”,营商环境 19 项指标综合得分大幅提升,公安窗口整合、线下办事“ 只进一门” 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办公厅推广。强化财金联动,投放“ 五大金融” 领域贷款 896 亿元,其中“ 桂惠贷” 157 亿元,降低融资成本 2.12 亿元,成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拓展对外开放空间。主动融入“ 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 建设,成功入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桂林荔浦保税物流中心(B 型)项目基本完工,桂林银行设立全国首家越南盾现钞调运中心。新签招商引资项目 231 个,总投资 606.7 亿元;新引进“ 四类 500 强”、专精特新等强优企业 22 家。外贸进出口总额 113.9 亿元、增长 11.5%。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 条措施, 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366 家, 11 家企业入选广西民营企业 100强。
(八)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八成左右。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承办技能中国行 2024—走进广西、广西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城镇新增就业 5.69 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33 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 97.65%、94%,工伤、失业保险基本实现法定职业人群全覆盖,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资金、临时救助资金 10.81 亿元,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5044 套,改造城市危旧房 2405 套,棚户区改造 3877 套。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新建基础教育学校 10 所,新增学位 1.1 万个,补充中小学教师 3175 名,龙胜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阳朔获评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广西桂林农业学校整体划转桂林市管理, 桂林医学院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师范学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全面运行,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漓东院区、南溪山医院雁山院区急救中心正式启用,市中医医院城北院区试运行,全市新增住院床位 2000 个,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举办文化惠民活动 130 余场, 承办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烟雨漫漓江》《落下来》两部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龙隐居》获全国话剧展演优秀剧目奖,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举办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总决赛、首届中国匹克球城市挑战赛、桂林马拉松等赛事 400 余项。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市本级、秀峰区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行列。有序推进国有融资平台债务压减和中小金融机构化险。保交楼、保交房交付率分别达 99%、90.83%。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连续下降,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获国务院减灾委表彰。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形势持续向好。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刑事、治安警情双下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得到X中央高度肯定,象山区人民政府作为模范集体唯一代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过去一年,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局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称号。外事、侨务、宗教、统计、审计、机关事务、档案、保密、供销、地方志、接待、决策咨询、社会科学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中直、区直驻桂林单位呈现新气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我们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以X的ZZ建设为统领,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突出首课主课,全面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圆满完成法治建设“ 三方案” 阶段性任务。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提请市人大常
第 3 页 共 10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 件, 办结市人大代表建议129 件、市政协委员提案247 件,办复率100%,抓好审计、统计督察等发现问题整改。持续提升政府效能,推进“ 七个专项行动” 和 21 个“ 小切口” 行业治理,推动落实“ 高效办成一件事” 重点事项 50 个,“ 12345” 热线话务接听满意率
98.7%。严格落实中央BXGD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纵深推进政府系统X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X纪学习教育,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三公两费” 下降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