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青岛日报/2025 年/4 月/1 日/第 003 版
打头阵 当先锋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区(市)委书记访谈
探寻县域经济的“ 破局之钥”
——访莱西市委书记周科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李德银
当“ 高质量发展” 成为时代命题,县域经济该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径——是囿于资源禀赋的“ 先天论”,还是敢于“ 无中生有” 的“ 创造论” ?是重复传统路径的“ 跟随者”,还是定义新赛道的“ 领跑者” ?
在青岛北部 1568 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莱西正以一次次贯穿理念、产业与治理的“ 破局”,在特色产业、文旅、民生等领域创造一个个“ 惊喜”,以此来探寻县域经济的“ 破局之钥”。
莱西白茶、“ 水产三件套”、羊肚菌等乡村特色产品,从无到有,不仅成为“ 爆款”,也成了富民增收的“ 金钥匙”;以“ 莱西周末” 品牌为总抓手,聚焦莱西美食、体育赛事、考试经济等持续发力,打出一套“ 美食+文旅+体育” 的高质量“ 组合拳”,激活全域流量,整座城市升腾起生机勃勃的烟火气;在全国率先探索“ 名院托管、县域托底” 医改模式,实现从“ 医疗洼地” 到“ 病有良医” 的蝶变,破解了 72 万群众的看病就医难题⋯⋯
这只是一个缩影。“ 县域发展如同围棋博弈,既要在局部创造‘ 活眼’ ,更要在全局构筑‘ 厚
势’ 。”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莱西市委书记周科以“ 棋道” 阐述城市发展理念。
当下的莱西,正以持之以恒的专注与精进,不断带给外界“ 惊喜”:低空经济“ 无中生有”,不断抢占发展先机;石墨新材料产业“ 有中更优”,向百亿级产业集群进发;“ 莱西经验” 的改革基因衍变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 “ 共富密码” 引来全国考察团⋯⋯在 “ 县域经济 2.0 时代” 的竞逐中,莱西正以“ 小城要有大作为” 的信念,生动诠释着县域经济的“ 未来时态”。
在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担任莱西市委书记第四个年头的周科,向记者细致描绘莱西新一年的思路打法。在他看来,站在“ 莱西会议” 35 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莱西要坚持在更宏阔的坐标系中谋划自身发展,善于运用平台思维、互联网思维、扁平化思维等,聚合各方资源,赋能莱西高质量发展,不断攀登新“ 高峰”。
观愈宏而行若微。 “ 我们将锚定塑造青岛北部协调发展新优势这一目标,聚焦先进制造、食品饮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 2+2+1’ 产业体系,重点发展 12 个细分赛道,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此为牵引,拿出务实举措,不断引进新变量、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全力推动各方面工作提质增效,让莱西带来的‘ 惊喜’ 更多一点。” 谈及未来发展,周科信心满怀。
全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记者:去年年底,省政府正式批复莱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了建成青岛都市圈综合性节点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生态休闲宜居城市三个明确定位。面对这一新定位,莱西如何破题,筑牢战略支点?
周科:这一定位实则是让莱西完成“ 三个转变” ——从承接辐射的“ 末梢” 转变为资源汇聚的“ 节点”;从产业跟跑的“ 配角” 转变为新兴赛道的“ 主角”;从生态屏障的“ 守护者” 转变为价值转化的“ 开拓者”。这与莱西的发展思路和方向相一致,既是我们下步发展的前进方向,更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要求。
要建设“ 青岛都市圈综合性节点城市”,就必须提升产业人口综合承载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承接好青岛主城区“ 外溢” 的产业资源,也要成为青岛推动发展资源向北延伸,带动城市发展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面起势的关键一环,系统推进旧城旧村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等任务,持续提高城市综
合承载力,更大力度服务和融入青岛都市圈发展。
要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就必须把准新兴产业发展这一关键,紧扣青岛“ 10+1” 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全力抢抓新赛道,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要建设“ 生态休闲宜居城市”,就必须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我们将以“ 莱西周末” 为主抓手,以莱西湖、仙足山“ 一山一水” 和大青山、大小沽河、姜山湿地等先天资源为依托,广泛培育民宿、农事体验、露营等多元业态,真正把山水景观资源转化为城市吸引力、人流量,进而带动经济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