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青岛日报/2025 年/4 月/3 日/第 003 版
打头阵 当先锋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区(市)委书记访谈
以创新基因塑造“ 多极” 韧性生长
——访城阳区委书记吕鹏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周伟
城市的活力,源于创新、开放与人文的交织。作为大青岛地理中心的城阳,正以 36 岁的人口平均年龄、年均 10%以上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增速,书写着湾区都市的活力篇章。
轨道交通夯基拓新,贡献全国 55%的高铁、20%的地铁产能;集成电路刷新速度,物元半导体试验线量产、生产线主体完工,仁千科技等 20 个项目落地;绿色能源抢滩布局,鹏辉能源 10万平方米电芯厂房竣工交付,国内钙钛矿电池头部企业签约落户;空天和低空创新城阳模式,发布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硬核 10 条”,试飞试验场、概念验证平台等正式揭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的一个多小时里,城阳区委书记吕鹏娓娓道来,详细阐述城阳以创新举措破除“ 路径依赖”、塑造“ 多极生长” 的奋进过程。
曾几何时,“ 一轨独大” 的产业结构让城阳面临“ 船大难调头” 的困境。面对挑战,城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产业革新。“ 我们既要巩固轨道交通‘ 国之重器’ 地位,更要培育‘ 春笋经济’ 。” 吕鹏用这个比喻阐释转型思路。如今,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空天和低空产业三条新赛道已初具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升,“ 四轮驱动” 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转型跃升的背后,藏着“ 活力”“ 和谐” 的密码。这座“ 年轻力指数” 持续领跑的城区,通过高水平人才平台建设、青年人才“ 安居无忧” 工程、青年人才社区等场景营造,吸引众多青年人才落户。与此同时,传统文化“ 两创” 工程在全区所辖主要社区深度实施,目前已有 13 万居民参与其中,身心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都得到很大提升,基层治理充满人文温度。
“ 越己者,恒越。” 在青岛新一轮发展布局中,城阳正以五个“ 勇争先、作示范” 重塑发展逻辑——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方位扩大内需、促进共同富裕上勇争先、作示范,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 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 人文生态幸福家园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创造未来的前提是相信未来。城阳区当以创新为帆、科技为桨、产业为舵,奋力‘ 打头阵、当先锋’ ,朝着建设湾区都市活力城阳的目标稳驭行舟。” 吕鹏说。
从“ 一业独大” 到“ 四轮驱动”
记者: 力求摆脱工业长期依赖轨道交通产业的困境, 城阳制造业结构正由 “ 一业独大” 向 “ 四轮驱动” 迈进,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吕鹏:城阳工业基础雄厚,轨道交通作为支柱产业“ 一业独大”,生产了全国 55%的高铁和20%的地铁,然而前两年市场遇冷,轨道交通产值下滑了三分之二,城阳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受到很大影响。去年以来,我们锚定“ 制造强区” 战略目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动产业结构由轨道交通“ 一业独大” 向轨道交通、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空天和低空“ 四轮驱动” 全面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轨道交通跃升能级。运营时速 400 公里全球最快高铁列车正式发布,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国家级计量测试中心获批,中车供应商管理评价中心落户,中车大数据中心建成使用,15 个配套项目签约落地,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
集成电路刷新速度。物元半导体试验线量产、生产线主体完工,育豪半导体、杭氧大宗气站
等 20 个项目落地。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绿色能源抢滩布局。鹏辉能源项目是青岛储能产业第一个百亿级项目,10 万平方米电芯厂房主体已建成,是鹏辉目前国内最大、产能最高的单体厂房,正在调试设备,将于 4 月投产。锐嘉科新能源项目实现主体封顶,4 月竣工验收。签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头部企业纤纳光电,建设兆瓦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将于 6 月开工。
空天和低空创新城阳模式。与民航局航科院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硬核 10条”,试飞试验场、概念验证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大模型基地正式揭牌,青岛市低空经济检验检测基地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