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铁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一、方案背景与目标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运营里程不断增加,高铁技术持续突破,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线路老化、设备故障、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展铁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刻不容缓。
本次铁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旨在全面、系统地排查铁路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风险,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通过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提升铁路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强化铁路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一)成立铁路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成立以铁路局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运输、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铁路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本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铁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定排查工作的总体目标、政策和措施,审议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对排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二)设立专项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由铁路局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排查工作的日常协调、信息汇总与上报、文件起草与印发等工作;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及时传达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协调解决各工作组之间的工作衔接问题,确保排查工作有序推进。
现场排查组:按照铁路专业领域划分,分别成立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现场排查小组。工务排查小组负责铁路线路、桥梁、隧道、路基等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电务排查小组负责信号设备、通信设备、调度指挥系统等的隐患排查;供电排查小组负责接触网、变配电所、电力线路等供电设施的隐患排查;车辆排查小组负责机车、车辆的技术状态、检修质量等方面的隐患排查。各现场排查小组要深入一线,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细致排查,确保不遗漏任何安全隐患。
隐患治理组:由各相关业务部门技术骨干组成。根据现场排查组反馈的隐患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隐患治理方案,明确治理措施、责任人和治理期限;组织实施隐患治理工作,对治理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监督检查组:由铁路局安全监察部门牵头,纪检监察等部门参与。负责对排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各工作组是否按照要求开展排查工作,排查结果是否真实、准确,隐患治理是否及时、有效;对在排查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排查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三)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铁路局局长:作为铁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排查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排查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保障,对排查工作的整体效果负责。
分管副局长:协助局长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分管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制定分管领域的排查计划和实施方案,督促分管部门按时完成排查任务,协调解决分管领域排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制定本部门的具体排查方案,合理安排人员开展排查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排查情况,落实隐患治理措施。
基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细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积极配合隐患治理工作。
三、排查内容
(一)铁路基础设施
线路:检查线路钢轨、轨枕、道床等部件的状态,查看钢轨是否存在磨损、裂纹、折断等情况,轨枕是否有破损、失效,道床是否饱满、整洁,排水是否通畅;检查线路几何尺寸,包括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防止出现轨距偏差超限、水平不良等问题引发列车脱轨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