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甘肃经济日报/2025 年/2 月/17 日/第 001 版
黑河之畔的节水奇迹
——张掖市绿色转型之路
张掖市水务局
从卫星俯瞰河西走廊,茫茫戈壁黄沙之中,由黑河孕育的绿色生机格外醒目。这条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千百年来,不仅滋润着下游干涸的土地,更哺育了中游河西走廊的绿洲与粮仓,成为区域生态与农业发展的命脉。
2025 年 1 月 16 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全河工作会议,会上宣布黑河东居延海已连续 20 年不干涸。这一令人瞩目的生态成果,离不开黑河连续 25 年的水量统一调度。在这一过程中,中游的甘肃省张掖市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的治水思路以及“ 四水四定” 原则,以仅占流域四成的水量,保障了流域九成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为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水权改革:破解水事矛盾的利刃
黑河,古称弱水,发源于祁连山脉,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张掖市水务局副局长张福介绍,对于极度干旱的张掖而言,黑河是名副其实的“ 命根子”。张掖年蒸发量高达降雨量的 10 倍,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几乎完全依赖黑河。
然而,随着黑河沿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事矛盾日益凸显。2000 年 8 月,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工作正式启动。张福提到,当上游来水量达到正常年份的 15.8 亿立方米时,六成水量需分配给下游,这就意味着张掖要削减 60 万亩耕地的用水量,直接影响到 20 多万农民的生产生活。
分水是一项必须完成的“ 硬任务”,保障民生同样是不可动摇的“ 硬杠杠”。2002 年 3 月,水利部将张掖确定为全国首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一场意义深远的水权改革在这片广袤的戈壁滩上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