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四川日报/2025 年/3 月/26 日/第 010 版乡村振兴 水润蜀乡
持续在创新治水模式、加速水网建设和深化水利领域改革上下功夫
筑牢水安全堤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
3 月 22 日至 28 日是第三十八届“ 中国水周”,今年的主题是“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 水安全概念涵盖多个维度,主要看水资源、洪水和水环境是否能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 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四川持续在创新治水模式、加速水网建设和深化水利领域改革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解决新老水问题的能力,筑牢水安全“ 堤坝”。
坚持生态优先
河湖长制赋能水环境质量提升
“ 我看到黄堰河潮音水岸段有垃圾堆积,立即通过小程序上报信息,问题当天就得到了处理。 ” 回想起几年前第一次巡河的场景,成都市武侯区政协委员陶勇记忆犹新。几年来,他每周至少巡河两次。
2022 年 11 月,作为四川首个试点,武侯区正式启动“ 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 机制,进一步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优势,推动河湖长制工作。8 名特聘政协监督员上岗履职,认领锦江、江安河等 7 条河道,通过不定期巡查、监督基层河长履职的方式,形成“ 三级河长+政协委员” 共治格局。
与此同时,四川各地也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不仅设立“ 企业河长”“ 技术河长”“ 记者河长”等民间河长,还诞生了“ 河长+检察长”“ 河长+警长” 等创新做法,有效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
再往前,为解决农村河湖功能衰减、水域岸线侵占、水环境恶化等问题,2021 年,基层河湖
管护“ 解放模式” 推行,打通河湖管护“ 最后一公里”。
“ 解放模式” 诞生于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以“ 河长引领、三队协同” 为思路,探索构建“ 一室三队一超市”(一个河长工作室,X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河湖保洁队三支队伍,一个乡风文明生态超市)的村级河湖管护体系。2023 年,“ 解放模式” 已在全省 21 个市州全面推广,基层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 只有小河小溪清澈,大江大河的水质才会得到改善。” 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全省近 5 万名河湖长就开展巡河问河 180 万余次,推动整改问题 3.9 万余个。
成效也很显著。截至 2024 年,全省 203 个国考断面、142 个省考断面、285 个水功能区水质连续 2 年全面达到优良标准,长江、黄河干流连续 8 年水质保持在Ⅱ类,曾经的“ 硬骨头” ——沱江流域连续 3 年实现全面稳定达标。
此外,射水河、邛海等 4 条(个)河湖被纳入 2024 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省累计建成 73 条(个)幸福河湖,花溪河、沱江资阳市雁江区段入选水利部 2024 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筑牢安全防线
软硬件合力守护江河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