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恩施日报/2025 年/3 月/3 日/第 001 版
聚力筑基向新行
——我州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曾月 通讯员 张祖国
地处恩施大峡谷地带、 清江流域的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三段施工现场, 数台挖掘机伸展长臂,吊运各类建筑材料,建设正酣。
位于咸丰县的湖北皇恩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器轰鸣,生产线开足马力赶订单。
……
春回万象新。连日来,恩施大地处处生产现场热火朝天,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发展提速,动能从何而来?2024 年以来,恩施州自然资源系统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优服务、促改革,确保服务跟着需求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以自然资源之力,筑经济发展之基。
强服务 拼项目构筑发展新高地
1 月 16 日,保障利川市城区及周边乡镇供水重点项目——利川市纳水溪水库工程用地“ 零补正、一次性” 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
这样的好消息频传。
2024 年,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不断建强要素保障体系,深入推进“ 两上四服务”(上门对接、向上争取,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品牌建设,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一线破解发展难题,从项目选址、征地、供地等各个环节入手,坚持“ 以需定策” 和差异化配置,以更加主动、高效、精准的要素保障服务,换取用地报批“ 加速度”。
351 国道(咸丰段)改扩建工程项目是咸丰县单体投资最大的普通公路项目,咸丰境内全长
85 公里,桥隧比 12.97%。项目涉及两个县市,按照原立项批复情况需两县市合并组卷。
针对这一情况,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专班多次赴一线指导,与交通、林业、环保等
部门协调解决项目用地报批问题,充分运用分期报批政策,全力推进项目落地。
“ 山区交通项目建设用地情况复杂,在州、县自然资源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科学有效避让‘ 三线’ ,为用地报批按下‘ 加速键’ 。” 负责用地报批的咸丰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建设管理股股长覃石桥感慨。
2024 年 1 月,351 国道(咸丰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用地从自然资源部受理到通过会审仅 10个工作日,创造了项目审批新速度。
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国家 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是湖北清江流域的控制性关键性工程,用地面积达 10984 亩。
恩施州 41%的国土面积被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 耕地保护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 13.78%。 耕地占补概算不足和耕地占补指标不足成为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用地报批的“ 卡脖子” 难题。
“ 充分考虑我州耕地占补指标储备不足的情况,必须通过省级统筹,利用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保障项目用地。” 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X组书记、局长邓亚敏介绍。
为发挥好牵头作用,工作专班多次赴一线,与建设单位就用地报批存在的问题联商共议。最
终,决定按照进出平衡指标作为淹没区耕地“ 占补指标”,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