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安徽日报/2025 年/2 月/26 日/第 010 版X媒云 老兵融
我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规范化、 标准化、 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工作从 “ 有”
到“ 优” ——
“ 三化” 建设铺就“ 皖美尊崇” 之路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逸群 纵强
连续申请三年医疗补助的鲍前进,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 以前一年办一次,还得自己跑去申请,之后还要等上个把月。” 这名家住桐城市文昌街道公园社区的老兵感慨地说,现在每个季度都可以办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还主动联系他提交材料,“ 两星期钱就能拿到,真是又快又好!”
让老兵满意的服务,源自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推进的“ 三化” 建设。近年来,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从“ 有” 向“ 优” 转变,聚力打造“ 皖美尊崇” 品牌,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破局
从粗放管理到精准服务
2018 年 8 月, 当邱登峰站在桐城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空荡荡的办事大厅时, 他还没意识到自己即将面对一场特殊的任务——作为新组建部门的X组成员兼服务中心主任, 他办公桌上的电话从清晨到日暮响个不停。有乡镇服务站咨询政策的、老兵询问优抚待遇的、基层请求业务指导的⋯⋯
2019 年,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快速建成 63 万个服务站点,但在基层实践中,这个庞大的组织网络正经历着成长的阵痛。
在桐城市文昌街道,李虎的 2019 年履新记忆充满焦虑。 这位新任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面对 2762份档案,虽然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建档立卡,却在具体业务中屡屡碰壁。“ 抚恤补助金发放标准、就业创业政策衔接、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他无奈地说,“ 没有标准化工作流程,我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被动等老兵上门。”
天长市冶山镇武装部长刘恒涛之前也为慰问金怎么发犯愁。“ 刚开始申领优待证登记的信息只
有 20 多条, 不能全面掌握退役军人家庭情况。” 他说, 这样不仅做不到公平公正,还容易引发矛盾。
这些散落在江淮大地的真实场景,如同多棱镜般折射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初建期的阵痛:当制
度供给滞后于实践需求,基层工作者不得不试水前行。
和刘恒涛的难题相比, 滁州市琅琊区清流街道创业北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韦邦柱面对的是“ 成长的烦恼”。“ 老兵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我们提供的基本服务,他们对就业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基层工作人员是极大的考验。” 他说。
从基本保障延伸到就业创业、心理疏导等多元领域,退役军人群体的服务期待已从“ 有没有”转向“ 好不好”。这种需求升级与基层服务能力的剪刀差,本质是退役军人的服务供给与老兵期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意识到,只有当各级服务保障体系真正成为政策落地的“ 转换器”、诉求表达的“ 传感器”、矛盾化解的“ 稳压器” 时,退役军人工作才能实现从“ 有” 到“ 优” 的根本性转变。
“ 各地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更好服务全省广大退役军人。” 2023 年下半年,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三化” 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这次源于各方需求推进的改革,究竟能否改变基层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埋头干事、被动干事的局面?
立制
标准化破解基层困境
当顶层设计的 “ 施工图” 与基层实践的 “ 路线图” 精准对接, 一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的效能 “ 改造图” 已悄然展开。
组织参战老兵体检、摸排困难退役军人情况,安排走访慰问工作⋯⋯李虎算了算,近期有七八
项工作需要落实,但他一点也不为事多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