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 年/3 月/10 日/第 008 版新气象
他们让退役风机叶片“ 再就业”
变捕风高手为防沙能手
本报记者 初英杰
遍野黄沙之上,风机林立,巨大的叶片在蓝天白云下缓缓转动。这是我国西北地区的“ 沙戈
荒”(沙漠、戈壁和荒漠的统称)地带的常见景象。
这里气候恶劣、沙土飞扬、植被稀疏、人烟稀少,面临防沙治沙难题。同时,这里又有着丰
富的风能资源,风电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如今,这里早期安装的风电机组即将迎来大规模退役。
风机退役之后,如何循环利用?“ 沙戈荒” 与风机之间的关系,还有怎样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 西北研究院”)柳本立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出了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水土保持科学权威期刊《国际水土保持研究》。
风电场往往与防沙治沙地区接近或重合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解决双重难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近年来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 年我国“ 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 双缩减’ ”。
机械沙障是有效防治沙害的现有固沙措施之一。但研究人员发现,传统的机械沙障所用材料如秸秆、芦苇等存在易老化、寿命短、强度不足等问题,亟待研发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新型防沙材料。
那为什么选择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
我国是风电大国,2010 年,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由此一直领跑,截至 2024年年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达约 5.2 亿千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加快建设‘ 沙戈荒’新能源基地”,“ 沙戈荒” 地带的风电装机量还将增长。
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问题迫在眉睫:退役风电设备如何处理?
风电机组的设计寿命一般为 20 年至 25 年,早期建设的风机正面临“ 退役潮”。有数据显示,到 2030 年,累计将有超过 3 万台风电机组达到退役年限,由此带来的固体废弃物规模将达 94.79万吨。
普通的风电机组动辄高达一两百米,单个风机叶片一般长达数十米,这些曾为千家万户送去
清洁能源的“ 捕风高手”,退役后却成了难以处理的固体废物,仅堆放、运输等就是很大的难题。
为处置、利用好这些庞然大物,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1 年,将风机叶片回收写入《“ 十四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23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
在退役风电设备中,风机叶片被认为是最难处理的部分。目前绝大多数风机叶片主要由玻璃纤维、碳纤维和树脂等材料采用真空灌注加热固化工艺制成,强度高、韧性大、抗风能力强。然而,正因如此,它难以降解,回收处理难度极大。
在参与其他研究项目中,西北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关注到这些情况。柳本立对记者说: “ 对风机叶片的处理,如果采用处理其他固体废物常用的填埋和焚烧方式,一旦处理不当,会释放有害物质,造成严重污染。”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