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滁州日报/2025 年/2 月/6 日/第 005 版要闻
中共滁州市委关于十一届省委第四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3 年 7 月 14 日至 9 月 15 日,省委第三巡视组对滁州市进行了巡视。2023 年 11 月 22 日,省委第三巡视组向滁州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ZZ站位,坚决扛起巡视整改ZZ责任
(一)夯实夯牢思想基础。市委先后召开常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 《中国共产X巡视工作条例》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专题会议精神等,编印整改工作政策文件汇编,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增强抓好巡视整改工作的ZZ自觉。
(二)压紧压实ZZ责任。市委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把关整改方案、亲自部署整改工作、亲自推动整改落实,先后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动员部署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多次对巡视整改工作提出要求、作出批示,带头领办重点问题。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汇报,专题调度政府系统问题整改情况,对重难点问题实地调度。市委副书记兼任市委巡改办主任,负责日常整改统筹指导、调度推进。其他市级领导认真履行“ 一岗双责”,靠前推动分管领域整改工作。各责任单位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合力攻坚。
(三)谋细谋实整改举措。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专题协调会等,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分类推进整改的工作要求,将反馈问题细化分解,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清单。认真对照《关于对滁州市巡视整改方案审核的意见》 ,逐条研究、修改完善,确保症结原因查准找实,整改措施精准有力。全面落实《关于反馈阶段性整改进展情况报告审核意见的函》 ,召开专题交办会,立行立改,迅速推动审核意见全部落实到位。
(四)有力有效推动整改。市委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压实责任、强化举措,全面推动整改落实。市委巡改办切实履行综合协调、督办落实责任,建立调度推进、台账管理、催办提醒、验收审核等制度,推动各类问题改彻底、改到位。
二、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动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一)贯彻落实X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方面
1.学深悟透X的创新理论。一是市委严格执行“ 第一议题” 制度,组织各地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定期对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情况进行检查抽查,形成长效机制。二是严格落实《中国共产X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 ,修订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和学习效果评价制度,组织集体学习,结合自身工作交流研讨。三是开展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情况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四是把科技创新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开展“ 双倍增两清零” 行动,提高县域经济考核中科技创新指标分值;增加科技创新考核指标权重,研发投入强度目标值提升 0.28 个百分点。
2.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重要论述。一是市委常委会多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 三个坚定不移”,全面落实省委关于“ 三农” 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县级干部粮食生产联系包保服务制度。 二是调整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领导小组, 通过明确责任、改革试点、增加耕种面积等举措,提升粮食产能。2023 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增量及总产增幅均居全省第 1,粮食安全年度考核全省第 2。三是全面落实省“ 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规划”
和“ 秸秆变肉” 暨肉牛振兴计划,全省首笔“ 肉牛价格指数” 商业保险在滁州落地并获省委主要
第 1 页 共 6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负责同志肯定。2023 年,全市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45 家,增量全省第 1。四是大力弘扬“ 改革创新、敢为人先” 的小岗精神,一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 3 个 “ 国字号” 改革, 农业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与全省平均进一步缩小。 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3%,高于省平均 0.3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6 位。
3.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一是开展耕地保护问题专项监督清理整治行动,2023 年耕地保护督查反馈问题数同比下降。二是成立工作专班,严查违法占地问题;强化日常巡查制度,发现并及时查处违法用地行为。三是加大地表水环境质量治理,2023 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 1。全面落实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按序时进度推进 99 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王郢村小水库问题整改并通过省生态环境厅成效评估。四是加快推进全椒县古襄河治理,按序时进度推进沿线雨污分流片区改造工程,加快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制定《全椒县城区河道管理办法》 ,强化综合治理。
4.充分发挥东向发展的“ 桥头堡” 作用。一是市委切实提高苏滁高新区发展摆位,提出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实施路径;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公司建立定期联席会商机制,强化头部企业帮扶培育。二是统筹推进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加强工作调度,完成规划编制,明确职能职责; 汊河片区和南谯片区启动区一二期成片开发方案、 控制性详细规划均已批复实施。三是加快推进跨南京区域交通互联项目,主动对接协调,加强要素保障,区域交通互联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印发《宁滁交通一体化工作会议备忘录》 ,2023 年 9 月来六高速滁州段建成通车,宁洛高速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
5.积极发挥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一是出台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二是编制完成合滁产业走廊发展规划(2024—2027) ,明确两地产业协同发展重点方向。三是推进产业合作平台建设,打造合滁(全椒)、合滁(定远)2 个毗邻合作平台,明确产业、人才、平台、商贸、民生等重点领域合作内容,建立合作机制。
6.切实发挥开发园区主战场作用。一是印发《滁州市开发区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招大引强壮大规模、深化改革提升效益,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2023 年,滁州经开区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考核中位列第 3。二是扎实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健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考核机制,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2023 年,全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均超额完成。三是完善项目能评材料,加强赴省汇报对接,万吨标煤能评项目完成整改。
7.对标先进提质扩量增效。一是拉高发展标杆,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主导产业发展,健全与淮安、扬州等沪苏浙先进地区对标体系,经济运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二是着力提升税占比,加强税源培植,坚持依法征管,确保应收尽收。2023 年,全市税占比同比提升。三是印发《滁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通知》 ,严格依规组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