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政协报/2025 年/1 月/25 日/第 003 版时政要闻
履职尽责为人民 各展所长助振兴
——省政协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碧炜
十三届省政协履职以来,围绕服务云南“ 三农” 工作,将省级领导挂联帮扶工作、省级部门定点帮扶工作与委员履职“ 服务为民” 工作深度结合、一体推进,按照“ X政所想、群众所需、政协可为、委员所能” 的原则,扎实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省政协主席和各位副主席分别带领办公厅、研究室、各专委会,统筹结合年度履职工作,发挥政协优势,以主席班子成员所挂联的绿春、巧家、孟连、景东、施甸、梁河、墨江、绥江、盈江、永德、南涧等 11 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组织省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合力、添助力、增智力。
聚合力 彰显委员主体作用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依托农业界别和九三学社界别委员中农业科技人员众多的优势,积极引导委员聚焦盈江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和农业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开展帮扶。通过组织或参与相关培训、讲座,将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到基层,受益群众达 3 万人次。省政协委员尤兴光协调投入定点帮扶项目经费 200 万元,建设了 800多亩经济林果、蔬菜、中药材试验示范和品种选育基地;省政协委员陈穗云领衔创建的“ 云南省绿色农业生物技术开发创新团队”,在昭通、昆明、丽江等地广泛开展科普和绿色农业生物技术培训,开发出了一系列机理清楚、实用性强的绿色农业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云南省的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充分发挥政协履职平台的融合功能,紧密结合院坝协商与三级政协联动协商机制,先后邀请 30 名委员共同为景东彝族自治县基层治理难题与群众关切问题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引导 29 名基层委员融入住地县级政协的院坝协商实践,通过深入调研、倾听民意,有效发挥了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促进了协商成果的转化与落实。有效利用法律界委员的专业技能与经验,精心策划并成功动员了 3 名资深律师委员,累计开展法律宣讲活动 96 场次,惠及群众超过 500 人次,引导群众以法治思维与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有效推动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