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呼和浩特日报(汉)/2025 年/1 月/22 日/第 005 版文件· 综合
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6 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吴文明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4 年主要工作
2024 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7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ZZ优势,对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全面部署。总书记讲话中关于“ 八个必须坚持”“ 充分发挥 4 个方面作用” 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始终遵循的重大原则,为新征程上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有力指导下,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聚焦办好“ 两件大事”,坚持法治建设和深化改革相互统一、强化监督和支持保障紧密结合、服务大局和自身建设同步推进、X的建设和履职工作融合开展、健全制度和搭建平台双轮驱动,为首府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一、坚持ZZ引领,把牢ZZ方向,X的全面领导得到新加强
坚持X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大ZZ原则和根本ZZ保证。常委会牢牢把握ZZ
机关属性,把X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落实X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市委高度重视,包钢书记多次对人大工作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X委领导人大工作制度,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 24 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61 人次。召开X组会 45 次,学习贯彻X中央、自治区X委和市委重要部署,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紧紧围绕贯穿“ 一条主线”、办好“ 两件大事”,圆满完成 105 项年度重点任务,把“ 六部促进条例”“ 六个工程” 的实施情况全部作为 2024 年重点监督项目。对现行有效的 61 件法规、102 件规范性文件开展全面排查、清理,确保毫不偏离主线。对市委部署的贯彻主线“ 85 项任务” 主动跟踪监督,听取审议市政府贯彻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方案实施情况报告、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工作情况报告,提出建议 21 条,推动全面贯彻主线工作走深走实。中国人大官网以《健全五个体系推动人大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道我市做法。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ZZ站位。完善全系统的学习制度体系,建立“ 八学” 制度,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实现市县(旗区)人大代表学习全覆盖,在深学细悟中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做到“ 两个维护”的ZZ自觉。全年共组织X组中心组学习 13 次,常委会专题学习 4 次,人大讲堂 4 期,履职X支部组织代表座谈交流学习 51 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代表教育培训,提高代表和人大干部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四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开展“ 感X恩、听X话、跟X走” 宣传宣讲活动,宣讲受众达 1.5 万余人次。
深化X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全市人大系统上下“ 一盘棋” 推进X的建设,出台X建和业
第 1 页 共 5 页
务工作深度融合方案,构建“ X组把关定向,市县(旗区)人大双向联动,组织领导、阵地建设、X员管理制度健全,X组、X支部、X小组整体发力” 的X建工作体系,形成X组与代表一条线贯通、X建与履职一张网融合的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实现X建和业务工作目标衔接、同向发力。“ X建+履职” 经验做法被人民网、央广网报道。
二、紧跟时代步伐,回应社会关切,立法工作取得新成效
常委会主动适应改革和发展要求,牢牢把握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的功能定位,坚持“ 小切口”“ 小快灵” 立法,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制定法规 4 件,修改废止 15件,立法调研 3 项。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环城水带保护条例、草原丝绸之路公园文化轴带保护条例,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立法调研,全面完成“ 两屏四带”生态保护立法,助力生态安全屏障法治建设。立足北疆文化建设,制定博物馆发展促进条例,为首府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法治保障。立足城乡建设管理,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修改地名管理条例、城乡规划条例,强化城市环境品质立法供给。立足增进民生福祉,修改城市供水用水、城市绿化等 6 件法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调研,助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创新完善立法机制。修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条例,健全重要法规起草“ 双组长制” 和专班工作制度,对市委确定的立法项目,集中力量,全力以赴,确保高质量完成。牵头建立区域协同立法机制,签订呼包鄂乌人大立法工作协作协议,组织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首个协同立法项目,形成联防联控联治制度规范。完善开门立法制度,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之家、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基层X建阵地一体化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由 120 个精简规范为 30 个,出台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拓宽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和方式,全年征集立法建议 300 余条。注重立法智库建设,建立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立法合作共建机制,与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交流,组建地方立法研究会,组织咨询顾问等各领域专家参与立法工作。 “ 基层治理立法” 工作经验获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