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深圳特区报/2025 年/3 月/11 日/第 A04 版要闻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5 年 2 月 26 日在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戴运龙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 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45 周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 年共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会议 11 次,审议法规案 12 件,通过 10 件,听取审议“ 一府一委两院” 专项工作报告 25 项,开展计划预算审查监督 22 项、执法检查 2 项、专题询问 1 次、专题调研 13 项、专项视察 23 项、立法后评估 2 项,作出重大事项决定 1 项,办理代表议案 3 件,督办代表建议 949 件。
一、强化ZZ引领,坚定人大工作正确ZZ方向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
道理,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一)强化X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严格执行“ 第一议题” 制度,全年共召开常委会X组会议 32次,传达学习贯彻“ 第一议题” 65 个,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11 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具体行动。
(二)始终坚持X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市人大常委会X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
作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ZZ要件闭环落实机制,全年共向市委提交请示、报告
54 件次。落实X委人事安排,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95 人次,确保X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觉把X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三)系统谋划人大领域改革任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照市委部署要求,找准人大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主动思考谋划,反复研究讨论,制定未来三至五年推动深圳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提出 5 个方面 46 项具体改革措施,采取项目化管理、责任制推进、清单式落实,以人大工作提质增效更好助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二、服务中心大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人大作为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强化法规供给、监督推动、决定支
撑,全力以赴完成市委交办的重要任务,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落细。
(一)立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着眼于发挥好河套合作区“ 一河两岸、一区两园、跨境接壤、合作开发” 的独特优势,扎实推进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立法工作,多次赴全国人大、省人大常委会汇报,积极争取国家层面重视和支持,到珠海横琴、香港等地学习
第 1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借鉴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及科技园区管理有关经验,努力推动构建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则体系,为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提供法治保障,条例草案已于 2024 年 8 月提交市七届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二次审议。开展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立法调研,推动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深圳抢占全球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围绕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监督。市区人大联动开展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密集走访人工智能企业、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 90余家,有针对性提出 150 多条意见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推动政府积极研究解决企业算力不足、大模型备案难、场景开放创新不够等问题,助力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听取审议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数据条例实施情况等报告,开展“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专题调研,推动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强人才、土地、金融服务、数据资源等要素保障,增强深圳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让“ 企业之树” 汇聚成“ 产业之林”。听取审议光明科学城建设、高等教育和技工教育发展情况等报告,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增强财政经济工作监督实效。紧盯提升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加强计划预算审查监督,推动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资源配置更加精准、更可持续。探索开展国有资产管理量化评估,完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管好人民“ 钱袋子”、守好国资“ 家底子”。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管理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科技及产业配套类政府投资项目等监督,推动投资补短板增后劲,进一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开展财政收入、政府投资资金需求等分析,推动加强政府投资与财政预算的衔接。开展审计整改跟踪监督,推动 5 个部门 43 个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四)着力推进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监督,推动政府积极研究解决预付式消费退费难、新技术新业态消费领域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努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一点、吃得安心一点、用得舒心一点。听取审议司法行政部门加强企业合规示范区建设、公安机关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市中级法院涉外审判工作、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情况等报告,对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开展监督,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规和有关决议决定进行全面核查清理,推动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听取审议市检察院加强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率先出台加快推进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现代化的决定,探索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贯通协调。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禁毒条例》 ,加强涉毒风险全要素监测、全流程监管,织密织牢禁毒安全“ 防护网”。修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办法,全年共接收备案并审查规范性文件 29 件;接收审查建议 19 项,出具书面审查意见 14 份。
(五)把群众关心关切作为人大履职的重点。围绕实现“ 幼有善育”,协同开展托育服务立法调研和学前教育条例立法后评估,推动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优化区域托育资源配置,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围绕实现“ 病有良医”,听取审议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情况等报告,检查医疗急救条例实施情况,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落地实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围绕实现“ 住有宜居”,听取审议老旧小区改造情况的报告,探索旧住宅区自主更新路径,推动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开展民生诉求办理专项监督,推动完善民生诉求协同办理及考核机制,推动群众诉求从“ 指尖留言” 落到“ 脚下行动”。听取审议深化深港科技教育医疗合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推动深港在科技创新协同、跨境医疗服务、医学教育合作等方面加强互联互通。
(六)强化超大城市安全治理法治保障。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 ,加强公园精细化管理,推动深圳从千园之城迈向全域公园城市,让公园绿地更加可感、可及、可享。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条例》 ,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健全应急处置保障制度。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立法后评估,听取审议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围绕城市安全发展、安全
第 2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应急产业发展、阳台逃生设施、消防救援、城市燃气管理条例实施等进行调研视察,推动构建全主体协同治理、全要素系统防控、全过程闭环管理、全周期数字赋能的超大城市安全治理新模式,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七)打好助推绿美深圳生态建设“ 组合拳”。修改《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开展茅洲河流域协同保护、国有土地供应管理条例等立法调研,听取审议 2023 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对噪声和扬尘污染整治情况开展专项监督,组织代表开展植树造林、视察调研等活动,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护航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绿色电力供应和能源结构转型等专题调研,建议政府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支持我市电池制造企业保持和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发挥代表作用,用心服务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牢固树立为代表服务的意识,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全市代表工作有声有色、充满活
力、成效明显,获全国人大、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