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滨州日报/2025 年/1 月/21 日/第 002 版要闻
达“ 安康” 之愿 创“ 安心” 之境
——就全市“ 安康”“ 安心” 工程开展情况,访副市长杜玉杰
本报记者 宋静涵 通讯员 朱鹏 郑梦幻
在“ 心安城市” 建设中,安康是前提,目的是解决全民健身、医疗保障等问题;“ 安心” 是追求,目的是推动塑造良好社会心态。近日,就全市“ 安康”“ 安心” 工程开展情况,记者采访了副市长杜玉杰。
杜玉杰表示,滨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民众的身心健康视为民生福祉的核心,以打造“ 心安城市” 为目标,大力推进“ 安康” 和“ 安心” 工程建设,全面探索“ 此心安处是吾乡” 的滨州实践,致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塑造积极社会心态,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强体魄,保健康,“ 大数据” 护航“ 大健康”记者:请问,滨州如何实施“ 安康” 工程?
杜玉杰:实施“ 安康” 工程,就是聚焦“ 预防、医疗、保障” 关键环节,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滨州市作为全省医疗、中医、公共卫生应急救援“ 三大省级区域中心” 落户的 3 个城市之一,2022 年收治市外患者 3.32 万人,居全省地级市第 2 位。近年来,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康复器具租赁模式,累计减轻群众负担 2.01 亿元,单人最高减负 45 万元;创新便民就医模式,全市 104 家公立医院全部实现“ 住院免押金”,累计免交押金 4.46 亿元、惠及 28万人次。
记者:“ 安康” 工程在实践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杜玉杰:在具体实践中,我市聚力实现“ 三个提升”,为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