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襄阳日报/2025 年/1 月/8 日/第 001 版
民生改善,幸福新图景
——2024 年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之三
全媒体记者 胡采棣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回望 2024,襄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就业、住房、教育、养老、公共交通等重点领域,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接连迈上新台阶。
——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开展“ 服务产业、助企领航” 系列招聘活动近千场次,全年新增就业超 10 万人。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96%的学校纳入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通
过省级验收,湖北文理学院新增 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持续优化中心城市功能品质,改造城市道路 20 条、水气等各类管网近 600 公里,改造老旧小区 422 个,新建口袋公园 12 个。
……
随着一项项务实精准的举措接连落地,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承诺成为现实,一幅幅满足群众期
盼的幸福新图景在襄阳大地徐徐铺开。
就业优先教育强市
民生根基不断夯实
在南漳县城关镇关庙集村, 30 多个大棚依次排列, 创业青年敖涛正操控自动喷洒农药机器人,为即将上市的羊角蜜进行田间管理。
“ 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后,我辞职回乡创办了一家农业公司,想领着乡亲们创业致富。但由于资金不足、渠道有限、缺乏新技术,头两年经营十分困难。 ” 敖涛说,一筹莫展时,地方政府通过创业扶持政策及时拉了他一把。
邀请他入驻青创园减免房租并提供技术培训,推荐他参加全市返乡创业大赛赢得 10 万元奖金,指导他申请到 30 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一套“ 组合拳” 下来,敖涛的公司起死回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保障社会环境平稳安定的基石。我市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实施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仅稳定了全市的就业局势,更为广大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5.6 万余人次,在切实兜牢困难人员就业底线的同时,有效缓解专业技能人才紧缺问题;线上线下多渠道联动,组织招聘活动近千场次,拓宽各类群体就业渠道,促进人岗高效匹配;扶持大学生、返乡人员创业项目 60 个,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 50 亿元,为投身家乡建设发展的有志青年扫除后顾之忧、提供展示舞台⋯⋯过去一年,随着就业服务紧跟群众需求,不断向基层延伸,全市新增就业超 10 万人,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劳动中实现价值,在就业中找到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