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祁连山报/2025 年/1 月/2 日/第 001 版
笃行实干结硕果 砥砺奋进续华章
——海北州二〇二四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杜照林
从春和景明、夏日繁花,再到秋日硕果、白雪皑皑,季节更替中的海北展现着不同的魅力。
一年来,海北聚焦“ 243” 发展布局,紧盯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三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目标,深入践行 “ 干部要干、 思路要清、 律己要严”的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全力以赴防风险、稳增长、保安全、护稳定,“ 五个海北” 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环湖旅游、户外徒步、精神高地等领域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批示和高度肯定。
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投产,成为海北经济发展的“ 发动机” ;一辆辆满载游客的大巴车在海北大地穿梭,折射出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实至名归;一幢幢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楼房和乡村民居,勾勒出一幅浓墨重彩的幸福画卷⋯⋯
胸怀“ 国之大者” 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迈出新步伐
这一年,海北持续稳步推进青海湖、祁连山“ 双国家公园” 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青海湖博物馆、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展陈中心相继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前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完成整改销号,第三轮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率达 100%。统筹“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治理和一体保护,颁布实施《海北藏族自治州水资源管理条例》,持续深入打好“ 蓝天、碧水、净土” 保卫战,祁连山南麓海北片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持续巩固,年内完成沙化土地治理 8.25 万亩、草原生态修复 39.9 万亩、国土绿化 40.96 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69.71%,主要流域水环境质量达到Ⅱ类以上,海晏县金湖、刚察县沙柳河创建为全省第一批幸福河湖。全州 4560 余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2 万余人到州高原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开展研学,成为生态研学热门地,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成功入选全国“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成为海北的优势和骄傲。
锚定产业“ 四地” 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这一年,海北持续实施“ 五大产业” 振兴计划,整合资金 5.3 亿元推进生态农牧业“ 九个一” 配套工程提标扩面,成果荣获全省第三届改革创新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成万千藏羊牦牛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