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海东日报/2025 年/1 月/13 日/第 002 版综合
奋进之路 精彩蝶变
——民和县 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郝志臻
时序更替,逐梦前行。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首 2024 年,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在奋进中书写了精彩的发展篇章。
这一年,民和县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有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收入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
持续优化;
这一年,民和县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瞄准百姓的“ 急难愁盼” 问题,民生短板加快补齐,为
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这一年,民和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坚守住了东大门的生态安
全屏障,凸显了“ 绿” 的特质。
这一年,民和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高效推进。勇担使命抓质量保进度,凭借更为务实且有效
的举措,高质高效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任务。
大笔书写经济华章
经济发展是县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与关键支撑。2024 年,民和县精准施策保主体强产业,县域经济稳中有进。
作为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县域之一,一年来,民和县的农业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田
间地头,农民忙碌的身影与现代化的农机相互映衬,奏响了丰收的序曲。
2024 年,民和县累计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42 万公顷,粮食产量达 19.4 万吨。整治“ 非粮化” 耕地 1213.33 公顷,353.33 公顷高标准农田完成建设,牢牢守住了 4.42 万公顷耕地保有量和 3.6 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让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利用。
同时,建成玉米黄豆套种千亩示范片 6 个、百亩示范片 30 个,膜侧小麦百亩示范片 80 个、高原特色蔬菜供港及出口基地 2 个。100 万株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喜获丰收。粮、油、菜产品产量分别达 19.4 万吨、1.4 万吨、11 万吨,全省高原粮仓、瓜果之乡、蔬菜基地农业名片越擦越亮。
在工业领域,民和县依旧在发展的赛道上风驰电掣。全县以“ 一区三园 N 基地” 产业互补融合发展为思路,工业园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年产 10 万吨绿电高端铝基材料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争分夺秒为项目的早日竣工挥洒汗水。年产 3 万吨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满负荷运行,自动化的生产设备高效运转,生产出的优质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在全省园区系统率先出台《民和县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绿卡管理办法》 ,健全“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名专员” 服务机制,为 11 个重点项目、5 家重点企业发放“ 服务绿卡”,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帮助企业争取各类工业专项资金 1920 万元。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民和工业园招商引资二十条优惠措施》 ,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 10 亿元,“ 青洽会” 成功签约项目 2 个,总投资达 28 亿元,量增质优成为新型工业绿色发展新常态。
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造,从科技创新到产品销售,在民和县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相互协
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活力与创造力。
在第三产业的舞台上,民和县则像一位魅力四射的舞者,轻盈地舞动着经济发展的旋律。
第 1 页 共 4 页
夜幕降临,川海夜市一条街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全县首届傣迪电音节、和融杯“ 魅力川海之声” 等文化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参与。动感的音乐、绚丽的灯光、精彩的表演让这里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2024 年,民和县“ 农体文旅商” 融合发展风生水起,“ 赏桃花· 品美食休闲之旅” 入选 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 走进魅力民和 体验厚重人文历史” 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4 年,累计接待游客 424.71 万人次,同比增长 25.4%,旅游总收入 11.78 亿元,同比增长 22%。
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大力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在各大商场和家电卖场,消费者们拿着补贴,开心地选购着心仪的商品,消费市场一片繁荣。消费品以旧换新交易额达 4092.5 万元。
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在 2024 年的时光画卷中,民和县聚焦发展短板精准发力,倾心竭力办好民生实事,民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幸福指数持续上扬,一幅温暖人心的幸福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4 年,民和县积极作为,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