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天津日报/2025 年/1 月/20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14 日在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天津市市长 张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天津实施“ 十四五” 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天津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的宏伟蓝图,为天津发展注入强大ZZ动力、发展动力、工作动力、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向 2024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给予我们极大鼓舞和巨大激励。天津发展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向,指引我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奋发进取、善作善成!
一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 一个战略牵引”、“ 四个善作善成”、加强X的建设的重要要求为工作主线,用足用好中央一揽子政策,推进高质量发展“ 十项行动” 和“ 三新”、“ 三量” 工作,在攻坚克难中统筹实现多重预期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 5.1%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2%,城镇调查失业率 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积极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举办京津冀X政主要领导座谈会。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落户天津,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国能天津电力公司等落地,中关村发展集团增资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市场化引进疏解功能资源在津新设机构 1981 家。举办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联想智慧创新产业园达产,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等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770 家优质企业融入 6 条区域共建产业链。京滨城际南段、津潍高铁等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4 项京津出行便利化措施,京津城际全天运能提升 19%,协和天津基地加快建设,京津冀社保“ 一卡通”、京津税务同城化更加便民。津雄港口、教育、医疗等合作持续深化。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紧密互动。天开高教科创园“ 一核两翼多点” 布局持续拓展,实施促进天开园发展条例、升级版支持政策,注册科技型企业累计超过 2600 家,组建天开九安海河海棠母基金等 39 只科创基金。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 17 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0 项,华海清科高端集成电路抛光设备加速产业化,合源生物创新药扩大临床应用,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 1.2 万家。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8.9%,航空航天、车联网、信创等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专精特新“ 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分别增至 283 家、38 家。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科技金融路演中心正式运行,首届五大道金融论坛彰显天津金融底蕴,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 20%以上。
积极引聚高端项目和增量要素。一批央企深化布局、一批民企深入合作、一批外企深耕发展、一批创新企业深度成长,签署市企战略合作协议 31 个。中电科蓝天产业园、中软信创总部等落地建设,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和一汽大众新车型实现量产,长城汽车 DE 平台、特变电工智慧产
第 1 页 共 10 页

业园等有序实施,诺和诺德、中美史克、SMC 等增资扩产,光启技术超材料、凯莱英化学大分子药物等项目加快推进;南港百万吨乙烯及产业集群项目投产运行,桐砚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京津电子化学品基地等项目开工,南港工业区产值突破千亿元;国网龙潭沟、华电西大峪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 两重” 项目、“ 两新” 政策落地见效,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资金超过 180 亿元,以旧换新带动消费超过 200 亿元。
积极盘活存量资源资产。注重善建善用善营,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等 18 项政策,鑫恩华、通广园等市场化平台加快发展,形成京东超级体验店、泰安道 5 号天津金融机构服务中心、中国建材水泥院、旺海国际大厦等典型示范案例,盘活土地 2.26 万亩、房产超过 1000 万平方米,实现收入 593.6 亿元。
(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拓展
扎实推进重点改革。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持续完善,市管非金融国企利润增长 8%,75 家融资平台转型或退出。建立全市投资促进体系和市级工作协调机制,海河产业基金带动 74 只母基金投资 721 个项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落地。市对区财政体制改革稳步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加力提速。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制、“ 证照联办” 范围进一步扩大,“ 高效办成一件事”更加利企便民。
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在津举办,政企务实交流机制更加完善。民
营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占比分别为 23.1%、62.5%、
45.5%。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566 家。飞机、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赁业务占全国比重超过 70%,新增上市挂牌企业 11 家。知识产权保护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质量基础设施“ 一站式” 服务深受企业好评。
大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加快建设,“ 津港通” 上线运行,天津港接入全球航运商业网络 GSBN 系统,增开美东、南美东等直航航线,集装箱航线 147 条、吞吐量 2329万标准箱,2024 新华· 波罗的海指数排名跻身全球前 20 名。适港产业提质升级,中海油海洋装备制造基地码头二期等 10 个项目完工,中船天津大型集装箱船交付,国能集团航运公司、玉湖冷链交易中心等落地,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超过 100 艘次,成功举办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航运集聚区新落户企业 300 余家。
全力扩大对外开放。 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任务全部完成,形成全国“ 双首个” 数据跨境流动政策体系,保税维修等试点政策落地,制度创新指数稳居全国前三。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鹏瑞利医院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市内免税店获批。全年实际使用外资 50 亿美元,外贸出口增长 7.8%。国家级经开区 40 周年座谈会在津召开,新津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形成一批示范成果,“ 汉语桥” 比赛传播津门文韵,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达成“ 天津共识”,24 个鲁班工坊擦亮国家职教名片。
(三)城乡建设品质进一步提升
持续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10 个涉农区规划编制完成。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开工,兴港高速等加快建设,地铁 11 号线一期西段、5 号线延伸线、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运营。天美艺术街区等 21 个城市更新项目有序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线。
持续改善城市宜居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 年均浓度同比下降 8%,优良天数同比增加 36 天。新梅江公园北段、柳林公园二期和 56 个口袋公园向市民开放,宁河区入选联合国“ 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集中力量分年度实施城市管网改造,全年改造燃气管网 723 公里、供热管网 1122 公里,“ 冬病夏治” 供热改造 7638 户。在 310 个老旧小区周边道路增设夜间停车区域,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达到 190 个。
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粮食生产“ 二十一连丰”,40 万亩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项目率先完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优秀,“ 津农精品” 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12 个乡村旅游重点片区有序建设,49 个项目投入运营。农村产权交易所交易额跃升全国首位。800 个经济薄弱村
第 2 页 共 10 页

扶持工作圆满收官。
(四)民生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改善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20 项民心工程全面完成。强化援企稳岗和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医保、工伤等待遇稳步提高,临时救助加力扩面。新建养老机构 17 家,老年助餐补贴受益群众增加 6万人。新建、转化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7500 套,发放租房补贴惠及 8.1 万个困难家庭。
着力优化教育医疗供给。6 个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 19 所、普通高中 4 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 3.3 万个、普通高中学位 9600 个。实施全国首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地方性法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更加适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留津率稳步提升。 中医一附院纳入中医国家医学中心首批支持项目, 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等投入使用。深化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改革,580 种药品和 26 种医用耗材价格大幅降低。
着力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古文化街人潮熙攘,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求学遗址、吉鸿昌旧居等修缮开放,河海文化、红色文化、工商文化等创新发展。澳康达名车广场等首店运营,“ 天马”游津城、桥边音乐汇、街头舞台剧、大型演唱会等精彩出圈,举办特色文旅活动和惠民演出 1.3万场次,接待游客 2.6 亿人次。中国 500 强企业高峰论坛、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等一批品牌展会带动会展经济繁荣发展。新建 730 处健身场地设施,举办 6000 余场次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天津女排勇夺世俱杯亚军,我市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再创佳绩。
(五)城市安全基础更加扎实
筑牢城市韧性基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全面推进,园区和企业安全水平持续提升。44 项水毁修复工程汛前全部完工,辛口镇水利工程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加快推进,防汛、电力迎峰度夏等平稳有序,重要民生商品保障有力。
扎实推进全口径化债。年度目标全面完成,债务期限结构进一步优化,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综合债务率进一步降低,市场化债转股实现突破,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全面压减,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扎实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 完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严防极端事件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连续五年食品安全考核获评 A 级,连续四次药品安全考核获评 A 级,法治天津、平安天津水平全面提升,不断筑牢首都ZZ、安全“ 护城河”。
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X纪学习教育,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的ZZ自觉持续增强。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积极听取各民主X派、工商联、无X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等意见建议,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 9 件,制定修改废止政府规章 7 部。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制度性举办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大讲堂。严格落实中央XXXX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风清气正ZZ生态进一步巩固。双拥共建、国防动员、退役军人等工作持续加强,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台等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慈善、残疾人、志愿服务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工作,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交织并行,我们在真抓实干中勇毅前行,在积蓄成势中锐意进取。政策势能加速汇聚,国家聚焦天津发展,出台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助力增信赋能,中央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组合拳” 有力有效释放,我们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在落实政策中抓机遇、抓发展、抓矛盾化解、抓民生保障;发展态势向上向好,“ 十项行动” 走深走实,“ 三新”、“ 三量” 起势见效,牵引性项目、支撑性资源、标志性成果加速积聚,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日益巩固;信心预期有力提振,服务生态不断完善、城市活力不断释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既有合作接续深化、新的合作务实拓展;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办实事、求实效、重实绩导向鲜明,谋改革、促发展、抓落实精气神持续激发。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我们深切感到,天津的发展进步,根本在
第 3 页 共 10 页

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X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团结协作、有效监督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X派、无X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向驻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为天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天津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