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保山日报/2025 年/2 月/5 日/第 001 版
绿荫筑富路 青山绘宝图
——保山市林下经济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杨镕滔
林下经济是山区林区重要的绿色富民产业, 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在林下经济发展建设中都有哪些举措,怎样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同步发展?
“ 十四五” 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级关于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通
过“ 改革、科技、项目、融合” 赋能林下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保山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 690 万亩,年采集森林蔬菜、菌类、野生中药材、香料、森林食品、林副产品等共计 17.81 万吨,实现产值 43.26 亿元。
改革赋能,青山变“ 金山”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横亘全境,全市森林面积累计 1979.5 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 61.66%, 丰富的林草湿资源为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我市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持续推进林权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 2.17 亿元,林权抵押面积 2.2 万余亩,林权评估价值超过 1.4 亿元。
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成片的松树林将村庄紧紧包裹,这就是被誉为“ 果松林海”“ 生态氧
吧” 的“ 全国生态文化村”“ 国家森林乡村” ——隆阳区水寨乡海棠洼社区。
海棠洼舒适的环境吸引了游客到这里露营、野餐,享受山涧的涓涓琴韵和鸟儿的啾啾脆鸣。
村民有的在路边售卖土豆、玉米等农产品,有的在售卖新鲜采摘的松茸、松露。
据了解,海棠洼社区充分发挥 1.7 万亩林地确权到户的优势,把林下经济与庭院经济、圈舍经济、旅游经济等相结合,通过引进农业公司,开展林下种植以及松茸、松露人工保育促繁,促进村容村貌提档升级以及森林旅游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目前,海棠洼社区年接待游客达 5 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5 万余元、群众增收 150 余万元。
科技赋能,绿树变“ 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