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郑州日报/2025 年/2 月/13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二〇二五年二月八日在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何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极不平凡,极具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的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扛稳“ 挑大梁、走在前” 的使命担当,感恩奋进,顶压前行,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一)经济运行保持又好又快态势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超 1.45 万亿元、增长 5.7%,增速位居 9 个国家中心城市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5%,连续 14 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4.7%。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到 2.8%,连续三年超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总值 5565.8 亿元,稳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重大项目梯次推进。开展 4 期“ 三个一批” 活动,选报项目 438 个、总投资 5942.9 亿元。省市重点项目新开工 197 个,完成投资 2500 亿元。33 个“ 两重” 项目获批建设。面向民间投资推介项目 61 个、总投资 2157 亿元。发行专项债 609.92 亿元。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总额 8282 亿元、新开工项目投资额 5954 亿元。
消费市场迸发新动能。入选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汽车、家电产品“ 以旧换新”分别达到 12.5 万辆、196 万台,累计带动消费超 400 亿元。丹尼斯大卫城销售额突破百亿元,二
七商圈、 万象城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 智慧商店。 21 条特色商业街区日均客流量超 100 万人次。举办各类展会 227 场,展览总面积超 300 万平方米。
惠企政策落细落实。发放稳岗返岗补贴 5.62 亿元,阶段性减费 10.81 亿元、惠及企业 20 万家。“ 亲清在线” 平台累计兑付资金 7.4 万笔、100.4 亿元。“ 郑好融” 获批央行征信牌照,累计入驻企业 109 万户,授信金额 657 亿元。市场主体突破 210 万户,其中民营经济占比超 97.3%、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举办第二届“ 郑州企业家日” 活动,再次以城市之名向企业家致敬。
(二)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新动能起势跃升。中原科技城在全国 348 个科技城(科学城)中晋升至第 15 位,两年跃升 16 个位次。中原量子谷一期投用,省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揭牌,中原之光超短超强激光平台主体完工。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 7 家,新增省实验室 6 家、总数 18 家,99 家省重点实验室实现重组,研发平台达到 5890 家。累计签约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 8 家,龙头企业产业研究院达到 17 家。7 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全省占比 53.8%。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 800 亿元。招引院士等顶尖人才 15 人、总数达 96 人,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 1566 人。三年累计来郑留郑大学生超 67 万人。科技创新已成为郑州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
重点产业聚链成群。六大主导产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度达到 92.9%。智能终端等 7 条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237 个、签约总额 2813.2 亿元,战新产业占比达 72%。规上工业企业突破 3000 家,“ 专精特新” 企业三年倍增至 1129 家,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家,超聚变国产化服务器销售额居全国首位,安图生物新晋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电子信息产业增
第 1 页 共 12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长 9.2%、规模突破 8000 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98%,汽车产量突破 110 万辆,迈入全国第一方阵;140 辆宇通客车服务巴黎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郑州力量。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 零” 的突破。
数字经济全面赋能。郑高新全域算力网一期投用,郑庆哈城市算力网与国家超算互联网互联互通。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牌成立,中国移动中部智算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建成 5G基站 5.6 万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 4000G,投用算力规模 8200P。新增国家 5G 工厂和卓越级智能工厂各 3 家,三全食品获评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入选首批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 3 个试点城市及首批国家 5G应用“ 扬帆行动” 重点城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 7000 亿元,居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前 15 位。
产业新发展空间优化拓展。12 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全省占比三分之一,经开区成为全省唯一五星级开发区。算力、新材料等 12 个专业园区启动建设。新建成中小微企业园 44 个、累计达到 114 个,实现“ 一链一园” 全覆盖。
(三)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城镇开发边界面积 2074.69 平方千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国土空间布局加快构建。
城市更新加力推进。两项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397 个在库项目完成投资 1520 亿元,中原超级总部基地、金岱科创城等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阜民里开业运营,磨街、二砂文创园等“ 网红打卡地” 热潮涌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211 部。
基础设施补短强弱。轨道交通 6、7、8 号线“ 三线齐开”,运营总里程 450 公里、全国排名第 10,“ 轨道上的郑州” 基本建成。新开通市域道路 100 条,焦平、郑洛等 8 条高速公路郑州段加快建设。南水北调水源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华润登封电厂“ 引热入郑” 投用,新入网 490.3 万平方米,新增 5 万户群众温暖过冬。新改建供气管网 370 公里。金水河分洪、调洪工程建成。
城市管理提质提效。主城区治理灭灯道路 122 条、100.6 公里,道路亮灯率 98%以上。拆除围挡 123.7 公里。新增共享盘活停车位 24.8 万个。新建充电桩 8.6 万个、累计 14.2 万个,车桩比达到 4∶1,超充之城目标基本实现。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粮食总产突破 150 万吨,“ 菜篮子” 产品供给稳定。新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 1 家、累计达到 16 家,总产值近千亿元、居全省前列。10 个和美乡村启动建设,累计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 67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336 个、精品休闲旅游线路 7 条。巩义市宅基地改革试点、新郑市承包地细碎化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产权交易累计 20.7 亿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 6364 家、6703 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一县一主链” 产业定位更加精准。巩义、中牟登榜中国县域经济发展
100 强。管城、新郑、新密等 9 个区县(市)入围全国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 500 强。登封、中牟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 100 强。
郑州都市圈建设走深走实。都市圈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 6 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郑开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带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带加快建设。陇海路东延快速化改建等项目加快实施,郑开同城郑州东部原水干管工程(一期)通水。郑州、开封、新乡“ 同城通办” 事项达到 200 个。
(四)改革开放深化拓展
坚持先立后破,关键领域改革取得重大实效。中牟新区揭牌成立,高新区、经开区扩区共建破题开篇,8 个开发区完成四至边界调整,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设集团、农发集团、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揭牌运营,国企集团总部“ 六定” 改革扎实推进,48 家三级以下子公司管理层级压减到位,“ 1+3+N” 目标考核体系推进实施,经营性国资实现统一监管;数智集团入选全国“ 科改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1358” 战略全面实施,新增“ 高效办成一件事” 30 项、“ 免证可办” 事项 111 个,“ 12345 政务热线” 服务质量排名全国前 10,“ 打造高效智能办税链” 做法全国推广。
第 2 页 共 12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践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发挥枢纽综合优势,高水平开放持续巩固提升。240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实施。自贸区郑州联动创新区挂牌成立,郑州片区 11 项创新案例入选全国经典案例。航空、铁路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铁路口岸纳入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 285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82.5 万吨;中国邮政航空枢纽项目落地建设,入选全球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登封少林机场开航运营,上街机场管理体制全面理顺,中国飞龙总部搬迁入驻。内陆地区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建成,中欧班列开行 3601 班。跨境电商交易额 1450 亿元,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入全国 10 强。铁海联运突破 6 万标箱。高标准举办第二届郑州—卢森堡“ 空中丝路” 国际合作论坛、中国(河南)—东盟人文交流月、河南(郑州)—东盟粮食合作大会等。郑州口岸出入境人员 87.8 万人次、增长 151.6%。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分别达到 14 个、34 个,“ 国际郑”的开放度更高、朋友圈更广。
(五)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黄河生态保护纵深推进。黄河“ 四乱” 动态清零。黄河惠济段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黄河。花园口断面水质连续五年达到Ⅱ类。深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回升,居全国前列。
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 231 天、同比增加 5 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 4 天。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保持Ⅱ类,国、省控河流断面全部达标,再生水提能循环利用模式全国领先,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累计建成“ 无废细胞” 600 个以上。
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六大高耗能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下降至 20.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4.5%以上。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体系 77 家。郑煤机智慧园区荣膺全球煤机行业首座灯塔工厂。 建设工业微电网 1055 个, 新能源装机 294 万千瓦, 外电入郑 276.9 亿千瓦时。 中原科技城 “ 近零碳” 园区试点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修复力度加大。新建绿地 320 万平方米,营造林 5.09 万亩,林长制全省考核第一。建成公园游园 35 个。绿化道路 66 条。治理矿山图斑 2.05 万亩。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全线贯通,每天向城区河道供水超 60 万立方米,城市生态水质更加清澈。
(六)民生福祉更加厚实
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民生愿景” 成为“ 幸福实景”。
就业形势保持平稳。新增城镇就业 13.93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56 万人。“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 完成培训 34 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 22 万人。
优质教育加快发展。 新改建幼儿园 20 所、 学位 6600 个, 投用中小学校 15 所、 学位 2.7 万个,新增高中 3 所、学位 9800 个。包括外来务工子女在内的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实行容缺办理,“ 应上尽上” 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全国推广。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加快筹建,河南音乐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
健康郑州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落地实施,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我市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布局最多的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 207 家,累计建床 1400 张。居民门诊统筹标准持续提高,群众医保获得感明显提升。
文旅体深度融合。精品剧目演出 30 场、舞台艺术进基层 480 场,惠及群众 21 万人次。 《遇见少林有功夫》微短剧入围国家广电总局推荐名单,郑州成为“ 全国微短剧三大重地” 之一。嵩山入选首批世界旅游名山,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牟“ 幻乐之城” 叫响全国,成为郑州文旅“ 金名片”。商都书院街遗址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世界 F1 摩托艇锦标赛、国际少林武术节等。接待国内外游客 1.7 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 2000 亿元。新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281 处,建成健身中心 400 个,更多市民实现了家门口“ 快乐健身”。
第 3 页 共 12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 一老一小” 服务保障坚强有力。 入选全国首批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建设范围,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 60%,城市“ 15 分钟养老生活圈” 基本建成;运营老年助餐场所 645家、累计服务 200 万人次。儿童友好型城市加快建设,普惠托育每千人托位达 4.8 个。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 760 元、1140 元。退休人员增资政策按时足额落实。
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完善。保交房累计交付 274 个项目 10.2 万套,交付率 92.07%;142 个专项借款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292 个项目列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授信 919.7 亿元,投放723.8 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府院联动· 司法助力保交楼”“ 一楼一策一专班、一银行一审计一法官” 分类处置机制被中央政法委、住建部复制推广。三年累计完成安置房 5000 万平方米,48万群众首套房安置到位;创新推出电子“ 房票”,解决安置任务 230 万平方米、带动商品房销售
98 万平方米,困扰我市 10 多年的拆迁安置任务大头落地。 在全国率先推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4324套,交付入住、发放不动产证全国“ 双第一”。建设公租房 14 万套,分配入住 12.9 万套。新筹集人才公寓 2.3 万套,累计运营 6.5 万套,规模全国第一。
(七)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金融风险加速化解。郑州银行低效益资产转让工作全面完成,农商行、城商行不良资产清收完成省定目标。基层“ 三保” 底线筑牢兜实。房地产存量金融风险加快出清,本土头部房企无一爆雷并逐步化解困局。
韧性城市加快打造。疏挖排水管网 1585 公里,改造老旧管网 15.7 公里,治理积水区域 7 处。市综合性应急救援保障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整合应急救援队伍 3768 支、7.5 万余人,“ 全灾种、大应急” 综合灾害防抗救体系趋于完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5.6%、4.1%,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社会治理成效明显。网格化治理三级平台处置各类事件 444.3 万件,办结率 96.9%,群众满意率 95.8%。全国信访系统登记信访总量下降 26.4%。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 97%以上。刑事发案、电诈发案下降 17.3%、15.4%。“ 1+7+N” 法务区加快建设。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X纪学习教育,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统计监督,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为基层减压赋能,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503 件、政协提案 822 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 4 件,制定、废止政府规章 7 件。
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气象、地质、地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参事、国安、史志、档案、社科研究、仲裁、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机关事务、离退休干部、关工委、老龄委等开创新局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到,郑州取得这份高质量发展形稳、势好、质优的成绩单,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省驻郑单位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支持监督和全市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民主X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 向参与郑州建设的劳动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郑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 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产业支撑基础仍不牢固,高能级、大个头企业还不多,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创新能力仍有不足,高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高能级平台依然短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健全。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群众增收渠道还不够多,消费潜力还有待挖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亟待提高,营商环境需要持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差距。政府自身建设和作风转变仍需久久为功。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尽心竭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和
第 4 页 共 12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重托。
二、2025 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