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安康日报/2025 年/2 月/13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2 月 9 日在安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王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去年是安康高质量发展固本强基、蓄势提速的关键一年。我们坚持改革破题、创新聚力、实干奋进,各项工作从点线发力迈向全面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别增长 7.6%、5.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7.2%。
(一)强调度稳增长,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向发力对冲下行压力。项目投资
支撑有力。加强项目“ 谋、投、建、管、用” 全生命周期管理,30 个省级、382 个市级重点项目年
度投资 80.3 亿元、577.9 亿元,分别完成计划任务的 138.3%、111.4%。西渝高铁、恒河水库等重大
项目加快推进,太伦新材料、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 256 个产业项目建成投运。 新谋划储备项目 1837
个,投资体量 3872 亿元。项目建设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6%、社会投资增长 25.5%。提振
消费深挖潜能。抢抓政策机遇扩大消费,开展大型促销活动 300 余场次。争取“ 两新” 补贴 1.5 亿
元,兑现以旧换新补贴 1.1 亿元,激活消费增量 7.1 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6.1 亿元、增
长 8.3%,电商交易额 242.3 亿元、增长 9.7%,网络零售额 72.7 亿元、增长 38.2%。全域招商蓄积后
劲。对接产业链头部企业和关键环节企业 982 家,赴京沪港深等 37 个城市专题推介,发布机会清单
323 项,引进落地项目 507 个。 实际使用内资 130.2 亿元、 外资 1368 万美元,分别增长 18.4%、 9.4%。(二)延链条促融合,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强化链式发展,促进倍增升级,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向新向
实。旅游引流带动增热度。开展主题活动 5488 场次,举办各类赛事 273 场次,旅游接待 5337 万人次,游客总花费 289.7 亿元,分别增长 15.1%、15.6%。新增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3 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2 家、省级旅居养老基地 9 个、全国甲级民宿 2 家。岚皋“ 村 BA” 火爆出圈,宁陕森林康养列入全国典型案例,瀛湖建成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凤堰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业重点领域有突破。启动毛绒玩具、预制菜产业倍增行动,产值分别达到 75.5 亿元、10.5 亿元,增长
23.6%、70%。新增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4 个、投资千万元以上入园企业 93 户、规上工业企业 38 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户。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5%,排名全省第二。工业投资增长 38%,制造业投资增长 3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14.6%。农业打造品牌扩影响。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粮食播种面积 333.1 万亩、总产量 74.9 万吨,蔬菜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林业总产值 170.3 亿元、增长 35.2%,水产品产量 6.3 万吨、增长 31.9%。“ 6+X” 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富硒产业大数据平台建成投用。获评全国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样板市。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位列全国 20 强,排名全省第一。
(三)抓开放优服务,创新活力不断培强。坚持内外并举协同聚力,多渠道汇集高质量发展要素。科创循环畅通。获批建设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紫阳省级高新区。全市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906 家、高新技术企业 362 家、瞪羚(潜在)企业 44 家,分别增长 16.8%、54.7%、69.2%。为重点产业链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聘任首席科学家和顾问专家 85 名。新登记科技成果 102 项、落地转化
25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 16.9 亿元、增长 18.8%。物流枢纽畅行。开通“ 安康—深圳—泰国(曼谷)”陕南首条全货机航线、中欧班列商用车出口专列,富强机场新增安康至榆林航线,石泉列入全国城
第 1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公用型保税仓封关运营,无水港发运 5269 标准箱、增长 24.8%,航空货邮量 642.1 吨、增长 176.5%。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 24.3 亿元、增长 20.3%。统一市场畅联。争取苏陕、津陕协作资金 8.8 亿元,支持项目 193 个,共建产业园 10 个。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协同发展,合作政务服务“ 跨市通办” 389 项,本地企业参与陕汽、法士特等生产配套。与十堰市达成共促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商洛市成功申报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亲商助企畅享。 开展重点项目和 “ 五上” 企业遍访帮扶,组织 “ 亲商助企日” 活动 1960 场次,解决突出问题 3730个,重点项目“ 警长制” 服务企业 1466 户。“ 陕企通” 应用推广全省领先,列入省级数字经济监测运行平台试点。新增“ 五上” 企业 272 家、增长 21.4%,非公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 57.1%、排名全省第一。 公共资源交易荣获全国制度创新成果奖,12345 便民服务热线入选全国 “ 服务卓越典范”和“ 协同高效典范”。
(四)护生态固本底,环境质量稳居前列。 立足生态环境最大优势,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大保护再创佳绩。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行动,坚持随机暗访督导和定期研判调度,解决生态环保领域突出问题 204 个。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 357 天,创全省历史新高。长江禁捕工作考核全省第一,汉江出陕断面水质保持Ⅱ类以上。抓治理进度提速。白石河废弃硫铁矿区累计封堵矿硐 209 个,生态修复 3.6 万平方米,“ 磺水” 河段由 56 公里缩短至 19 公里。蒿坪河流域建成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 12 个、酸性废水应急试验工程 5个。秦岭区域矿山整治关闭退出“ 小散乱污呆” 矿山 36 家,巴山区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全面完成。树样板示范扩面。建成“ 陕西巴山站(森林)” 国家级环境监测站点,建立景区和城区负氧离子监测体系。幸福河湖建设经验全国推广,江南再生水厂入选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秦巴生态馆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汉阴、宁陕、平利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镇坪入选“ 中国天然氧吧”。全市单位 GDP 能耗下降 2.5%,公共机构节能降耗“ 四化” 做法获评全国十佳典型。
(五)补短板助振兴,城乡面貌明显改善。顺应新型城镇化演进规律,统筹施策加快“ 三生” 融合提质。空间布局更趋完善。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获批实施,111 个镇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市级审查。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 一张图” 监督信息系统建成运行。城乡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规划体系架构形成。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七里沟立交、新关庙汉江大桥等重点市政工程加快建设,火车站广场改造完工,喇叭洞泵站建成投用。新建 26 个便民停车场,实施
154 个老旧小区改造。保交楼、保交房任务全面完成。入选省级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试点。乡村振兴创先争优。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 2.72 万户,风险消除占比 68.7%,巩固衔接工作连续 3 年省考优秀。1780 个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全部超 10 万元,其中 50 万元以上 246 个。全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安康召开,以工代赈项目劳务组织模式全国推广。 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 10 个、“ 千万工程” 示范村 52 个、美丽宜居示范村 103 个。汉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旬阳发展“ 五好” 庭院经济做法全国推广,汉阴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平利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六)办实事惠民生,幸福安康可感可及。 强化公共服务,增进社会福祉,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关注需求重实效。完成兴安小区市政设施、高新第八小学等 6 个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建成运营劳务(建筑)产业园,“ 安康美厨”“ 安康家政嫂” 被评为省级劳务品牌,“ 紫阳修脚师” 走出国门。城镇新增就业 2.2 万人。新增家庭养老床位 2400 张,市儿童福利院主体完工,制定出台全省首个残疾人托养服务地方标准。新建镇村公益性公墓 18 个。公共服务优供给。“ 三个紧密型共同体” 建设入选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汉滨初中长春校区(一期)等 34 个教育重点项目新增学位 7800 个,教育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一,全民健身工作评估全省第一。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市中心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医院传承创新项目建成投用。全国爱卫主题活动在安康举办,医改监测评价全省第一。2 县 6 镇入选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镇),紫阳、旬阳被命名为省级非遗特色示范县(市)。平安祥和扬正气。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无忧调解超市” 入选全国法治建设典型案例,“ 4321” 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获评全省十大法治事件。刑事
第 2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立案、电诈发案分别下降 28.8%、39.9%。信访工作法治化考核、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平安建设满意度均排名全省第一。宁陕、旬阳建成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全省通报表扬。
过去一年,我们深化X纪学习教育,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组织各类专题辅导 30 余场、 培训 1.2 万余人次。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结市人大代表建议 241 件、政协提案 372 件。市政府网站荣获“ 中国优秀政务网站”。审计监督全覆盖和村财审计经验全省推广。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持续进步。
各位代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履铿锵,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市人大、市政协鼎力协同。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X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安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对口和定点帮扶乡村振兴的单位及个人,向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安康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
过去一年,全市圆满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困难问题不容忽视。经济运行压力大,有效需求减弱,投资等待观望,生产效益下滑,增收渠道不多。 生态环境要求严,环境保护点多面广,治理修复任务量大,价值转化尚在探索。群众关切热点多,民生投入受限于地方财力不足,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能力作风待提升,用心谋事、精心办事、专心成事的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勇于担当的精神、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5 年工作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 十四五” 收官之年、“ 十五五” 谋篇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的关键之年。我们要顺应战略机遇,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以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等重大部署中寻求突破点,立足安康实际谋新篇开新局。要紧盯政策机遇,跟进国家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扩大财政支出、降低融资成本等宏观政策,围绕“ 两重”“ 两新” 领域争取更大支持。要把握改革机遇,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 三项改革” 等重点标志性改革落地见效。
今年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任务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持续深化“ 三个年” 活动,突出“ 四个经济” 主攻方向,锚定高质量发展“ 五个坚持” 思路目标,全面完成“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 十五五” 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6%,城镇新增就业 1.9 万人。
抓好今年各项工作,必须坚持“ 五个贯穿始终” :
(一)把深化改革贯穿始终。 把握宏观策略,通过深层次改革打通堵点卡点,升级产业体系,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加速产业融合,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卡位入链为突破,以增能提效为目标,持续推进产业跨界融合、企业跨链融通。优化营商环境,市域统筹配置资源要素,坚持市场运作,维护公平竞争,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