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邯郸日报/2025 年/2 月/6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21 日在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邯郸市人民政府市长 樊成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
意见。
2024 年全市上下解放思想 奋发进取
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单
过去的一年,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殊为不易。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X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激扬斗志,争第一、创唯一,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4704.3 亿元、增长 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5%,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分别为 35 年来、20 年来首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5%,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0.9%,增速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中普电磁新材料、中盛能源特种车等省市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争取增发国债项目 69 个,获得国债资金 97.4 亿元,全省首个超百亿元水利工程娄里水库开工。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 两重” 建设项目 54 个、全省第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507 个,邯郸数字经济产业园、中信博光伏支架制造基地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成势。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加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累计拉动消费 126 亿元,消费增速连续 8 个月全省第一。精心打造 8 条特色餐饮街区和“ 邯郸名宴”,光明大街“ 邯宝坊”、新华街区成为人气爆棚的打卡地。文化旅游全面发力。成语旅游牵引文旅业加速发展,成语一条街、大名古城、广府古城、临漳邺城等景区景点火爆出圈,“ 2024 年度成语”
在邯发布, 《成语探华夏》入选央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一座沉寂多年的古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全年接待游客 1.03 亿人次,同比增长 20.9%、全省第一。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钢铁行业关停退出 8 座 1000 立方米以下高炉、6 座 100 吨以下转炉、7 台烧结机,品种钢占比提高 9 个百分点;整合退出煤炭洗选企业 97 家、炭素企业 19 家、独立石灰竖窑 129 座、水泥独立粉磨企业 10 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邯郸国际新能源创新港、绿色甲醇制备示范园项目加快推进,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产量大幅提升,龙凤山铸业成功制备 5N 级超纯铁,派瑞氢能推出国内单体最大水电解制氢装备。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成立市数据集团。设立科创产业园。开发应用 64 个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创造 238 个应用场景,成立人工智能研创中心。恒工精密机器人减速器核心部件成功下线。
(三)城乡面貌展现新颜值。城市更新深入实施。强力推进城市更新十二大攻坚行动,交付“ 烂尾楼” 项目 56 个 3.5 万套,解决“ 办证难” 项目 164 个 2.94 万套,近 30 万群众圆了“ 安居梦”;打通“ 断头路” 28 条 41 段,深度治理老旧小区 368 个,新增供热面积 421 万平方米,精细实施景观绿化、照明提升、城市家具改造、环境卫生整治、低端市场整治,邯郸这座城市愈发有气质、有品位、有温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制定“ 一县一特” 工作方案,实施“ 领跑者” 企业培育行动,磁县循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3 家企业跻
第 1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身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全省第一。建设永年紧固件、武安精品钢材 2 个飞地经济产业园,实施“ 共享智造” 项目 30 个。乡村全面振兴步伐坚实。建设高标准农田 106.3 万亩,粮食产量稳居全省第一。我市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全省唯一。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四)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 52 项、省级 102项,自主安排改革任务 152 项,形成 20 个自主创新改革案例,“ 邯郸办事不用跑” 等一批亮点做法走在全国前列。整合组建市产投集团和市城运集团,双获 AAA 主体信用评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八条措施,开展第三方营商环境调查,组建“ 7+N” 流动服务团入企帮扶,市委书记、市长每月与企业家面对面解难题。举办全市首届科技金融对接大会,持续改善金融生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 13.3%、全省第一,存贷比 79.3%、创 20 年来最优,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全年平均排名全国第三位、比 2023 年前进 56 位,涉企罚没收入下降 21.8%。创新动力不断增强。设立 200 亿元产业发展基金、10 亿元科创基金,创建钢铁行业创新研究院。创新积分贷为
636 家企业提供免抵押贷款 535.6 亿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 638 家、全省第一。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 207.1 亿元、全省第一。中国工程院孙其信院士工作站落户我市。举办 20 期“ 周末大讲堂”。“ 周末专家邯郸行” 交流指导 3.3 万人次。实施“ 十万学子进邯郸” 行动,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分类分档优惠政策, 引进本科以上毕业生 3.26 万人、 增长 126%, 认定高层次人才 310人。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引进中冷链(邯郸)公司等央企二三级子公司 23 家。承接京津转移合作项目 174 个。新增外贸实绩企业 224 家,东盟班列开通并常态化运行,我市被列为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办举办国家级活动增长 300%、省级增长 110%,外宾来邯人数增长 18 倍,城市大门日益开放。
(五)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污染防治有力有效。14 家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 A、全省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首次退出全国“ 后二十”。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稳定达到 100%。生态修复扎实推进。完成营造林
56.3 万亩,修复历史遗留矿山 3171 亩,我市入选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沁河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低碳发展加快突破。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重点企业 ESG 评价、碳足迹追踪评价、绿色账户创建应用。凯盛君恒药玻等 5 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 400 万千瓦,新增新能源汽车 7.8 万辆,推广使用新能源重卡 6824 辆。
(六)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有了新提高。为民办事持续加力。高标准完成 26 项民生工程,公开征集并解决“ 急难愁盼” 问题 8104 个,供暖问题人均投诉率全省最低,人民群众满意度切实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 11.8 万人。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继续提高,社保欠费企业到龄职工实现应退尽退。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等群体各类补贴及时足额发放。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 107 所,新增学位 13 万个。中小学招生实现“ 零择校”。河北工程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 10 家京津冀医联体。成功举办第十五届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邯郸半程马拉松、市第十四届运动会。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控。防范化解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43.7%、28.6%,降幅近五年最大。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进京访降幅全省最大,网络空间正能量日益充盈。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扎实开展X纪学习教育,高标准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X向纵深发展。438 件人大代表建议、620 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出版广电、邮政通信、外事侨务、气象地震、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不少工作是近十年、二十年来最好的,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X派、工商联、无X
第 2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中直、省直驻邯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邯郸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