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孝感日报/2025 年/2 月/19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6 日在孝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孝感市人民政府市长 吴庆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孝感历史上极不平凡、极其出彩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亲临孝感,在孝感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孝感发展迈入全新历史阶段、站上全新历史起点、开启全新历史篇章。
这是无上荣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给我们以强大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和前进动力。特别是首站到孝感,视察空降兵军、考察云梦县博物馆,从东城到老城、从主城到县城,充分体现了人民领袖对孝感人民的如山厚爱、对孝感发展的深切关怀。这是进入新时代孝感最值得欢欣鼓舞的大事,是孝感广大干部群众的无上荣光。这一年,值得历史铭记、值得人民感念。
这是逐梦前行的一年。我们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ZZ,坚定扛牢历史使命,聚焦“ 五个基地” 功能定位和“ 14321” 目标定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建设成势见效,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迈出坚实步伐。经济总量达到 3258.54 亿元,稳居全省第五、武汉都市圈第二;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大武汉,武汉都市圈融合指数位居前列;《孝感市战略规划》获批通过,“ 两湖镶嵌、六水相依、双城相拥” 的大城格局全面展开,东城核心区建设全面发力,南城、 毛陈片区拔节生长, 老城片区有机更新, 临空新城加快建设, 主城常住人口新增 4.64 万人。这一年,孝感每天不一样,“ 每天都是新的”。
这是拼搏奋进的一年。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市委“ 五总” 要求,深入开展“ 十大行动”,以精神经济学助推发展经济学,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更加有效, 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主要指标逐月上行、逐季上扬。孝感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连续四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在孝感落成,首衡城日均交易规模全省第一、果蔬交易规模华中第一,世界首座 300 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孝感 3D 科学计算中心正式开业,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加快布局,“ 孝感麻糖”“ 孝感米酒” 和“ 楚能” 获评“ 我最喜爱的湖北品牌” 金奖,秦汉简牍登上热搜,央视新闻强力推介“ 必须是孝感”。这一年,孝感“ 敢快干” “ 争拼抢”,发展气场持续升腾。
这是温暖人心的一年。我们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省、市 98 项年度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省首创“ 游泳进校园”,3.3 万名小学生学会游泳,实现暑期未成年人“ 零溺亡”;率先推进公办中小学(幼儿园)“ 空调全覆盖”,让莘莘学子冬暖夏凉。打造城市停车“ 一张网”,新建公共停车场 82 个,新增车位 8890 个、充电桩 7600 个。打通消防安全“ 最后一百米”,建成“ 家门口” 的小微消防站 3431 个。敬老惠民“ 孝十条” 扩容提质,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 7 个,居家适老化改造 2431 户,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能装尽装、愿装尽装”;新改建菜市场 30 个;建成幸福食堂 561 个,城市社区和 3 千人以上村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这一年,孝感民生答卷更有温度,中华孝文化名城更加可感可及。
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第 1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优向好
项目投资有效支撑。抢抓“ 两重”“ 两新” 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和省预算内、专项债等一揽子政策机遇,争取支持项目 361 个、资金 188 亿元,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孝感再获全省投资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奖。建立“ 3+3+N” 基金矩阵,举办资本招商高峰论坛,深化招商引资比拼跃升,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815 个、引资 5065 亿元。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王,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869 个、总投资 4476 亿元,开展工业项目“ 看比学促” 现场拉练,投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313 个,楚能新能源一二三工厂、五洲特纸浆纸一体化、恒安纸卫品等百亿级牵引型项目建成投产,思朗科技算力产业园、中国邮政华中邮件处理中心等格局型项目加快建设,全省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活动在孝感举行。
消费潜力有效释放。“ 政策+活动” 双轮驱动,发放以旧换新补贴 2.2 亿元,举办焕新消费系列活动 520 场,拉动消费 83 亿元。新增限上商贸单位 612 家,孝感获评全省服务业发展优秀市州,孝南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网络零售额增长 34.4%,应城海山电商创业园入选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名单。出台促进文旅消费政策措施,双峰山成功创建全国 5C 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安陆神丹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大悟孝昌“ 访古寻幽” 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接待游客 4451 万人次、增长 15.8%。打好政策“ 组合拳”,孝感城区商品房销售实现正增长。
经营主体信心有效提振。分专题召开“ 4+2” 主导产业发展大会暨政企沟通恳谈会,常态化举办政企早餐会 33 场,省工商联直属商会会长走进孝感、激发民企活力。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实现规上企业包保联系全覆盖,产需对接 50 余场、政银企对接 342 场,帮助企业获得授信 570.8亿元,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 24 亿元,帮助企业招工 1.92 万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22.5 亿元、全省第二, 中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大会在孝感举行。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落实税费减免优惠 51.9亿元,减征失业保险 1.4 亿元。鼓励“ 个转企”“ 小进规”,新登记经营主体 10 万户,实有经营主体突破 52 万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突破 1000 家。
(二)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把工业抓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主导产业加速成长。实施工业技改项目 434 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21.1%;纺织服装产业营
收增长 15%,纸(卫)塑包装产业营收 353 亿元,汉川获评国家消费品工业“ 三品” 战略示范城
市。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塔子湖光通讯产业园建设提速,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
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3%。获批省级重点成长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10 个,
商用航天装备制造与集成服务入选全省首批“ 两业” 融合产业集群名单。新增国家“ 两化” 融合
贯标企业 8 家、省级智能工厂 32 家,孝感获评全国“ 千兆城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96 家、达
到 1589 家,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及重点企业 6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71 家,
10 个产品上榜首届湖北精品名单。
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构建。孝感华纺链上链企业突破 2000 家、全省第一;省科创供应链孝感专区入驻企业 1107 家,发布技术需求 457 项,完成匹配对接 139 项;依托湖北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平台,上线产品 200 多款。建设省级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湖北地标馆、华中数智农特产品电商基地启动运营,首衡城入选全国数字化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名单。道路货运周转量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孝南入选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 22 个、产业技术研究院 5 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3家, 柔性引进省级专家学者 177 名、 科技副总 8 人, 新型研发机构达到 267 家, 转化科技成果 159项。江北公司获批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红峰航天智控入选省级重点实验室,中部首个赛迪科创中心、湖北首家精密制造产业研究院挂牌运营。获批瞪羚企业 38 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1000家,5 家企业获评省科学技术奖,6 家企业入选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芯片大会暨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孝感举行,市高新区综合评价再进 7 位、居全国第 63 位。
(三)坚持城乡联动、区域互动,构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格局
第 2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主城建设全面起势。“ 双百工程” 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 345 亿元。市高新区获批全省首个工业园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金融创新产业园、文化数字产业园、月亮湾酒店、东城高中加快建设,奥体中心、临空人民医院、长江传媒文化科技园主体完工,王母湖体育公园、老码头遗址公园建成开放。高标准完成复兴大道综合改造,福源路拉通、城南大道、长征路北段等 40条道路建成通车,城区原水迁改工程如期通水,第二气源项目全线完工。董永公园按 4A 级景区改造提升,新建“ 口袋公园” 22 个、“ 城市客厅” 5 个,新增绿道 19 公里。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通过国家绩效评价复核。
汉孝融合加力提速。项目化、清单化推进 128 项年度重点工作落实。武汉枢纽直通线动工建设,孝感南站扩大建设规模获批,武孝城际闵集站恢复运营,硚孝西延线、武汉都市圈环线南段北段、孝感至天河机场高速开工,京港澳新孝感互通投入运营。新签约亿元以上汉资项目 185 个、总投资 901 亿元,落实汉孝科技合作项目 5 个、重要事项 11 项,转化武汉科技成果 85 项。公共服务共建共享,24 家医院与武汉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1000 余项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
强县工程深入实施。完善综合性民生政策,加快人口向县城集聚,各县(市)城区共新增常住人口 7.66 万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 303 个,改造整治背街小巷 23 条;建成完整社区 46 个,创建“ 精品示范” 小区 34 个。县(市)特色主导产业营收占比超过 70%,规上企业入园率达 65%
以上,6 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孝感获评全省强县工程考核先进市,孝南首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汉川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再进 5 位、居第 81 位,应城进入中部地区竞争力百强第 56 位。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 49.27 万亩,耕地恢复面积全省第一,孝南、云梦荣获全省首批耕地保护奖,安陆获批全省智慧农田建设试点。粮食总产 47.9 亿斤,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场活动在应城举办。建成寄递物流+村级电商服务站 1390 个,农产品“ 出村进城” 上行量全省第二;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3 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全省第二,1810 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过 10 万元,5 个乡镇获评美丽城镇省级示范镇,农业农村“ 十大提升行动”入选中部地区市级典型案例。新增绿色农产品 20 个,孝感抹茶、大悟黄茶入选“ 楚天好” 茶品牌目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抹茶专委会在孝感成立。新建农村公路 1235 公里,孝昌“ 四好农村路” 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累计纳入监测帮扶“ 三类对象” 1.7 万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统筹推进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 三资” 清理,盘活国有“ 三资” 实现收益 98.9 亿元。加强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库间转化率和项目结算率、决算率全省领先。重点领域机构职能全面优化调整,综合行政执法体系重构重塑,乡镇(街道)基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公积金管理体制实现“ 四统一”,市职教集团加快整合,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澴川国投完成股权改革重组,实现全省首批数据资产融资。
开放合作拓展空间。对外交往“ 朋友圈” 再扩容,孝感与韩国安东市达成缔结友好城市意愿,与蒙古阿尔拜赫雷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港澳青年交流团来孝考察,万里茶道城市合作大会成果丰硕。跨境贸易便利化再提升,与中欧班列、花湖机场达成战略合作,原产地证书即报即签“ 零见面”。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首衡专区服务升级,注册企业 2516 家。外贸外资稳中提质,新增出口实绩企业 41 家、境外投资备案项目 7 个,实际使用外资额全省第三,麦当劳供应链智慧产业园建成投产。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扎实推进“ 孝着办” 营商环境建设,综合施策,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设立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全面完成“ 一窗通办”改革,开展“ 关联事项集成办” 试点,“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上线主题 88 项。全域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 五证同发”,供地面积全省第四,“ 国家+集体” 组合供应全省首创。营造公正安全的法治环境,孝感创成全省优化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先行区,孝南、汉川、应城、云梦获评全省金融
第 3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信用示范县。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抓好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管控, 改造提升工业锅炉 241 台, 完成 410个大气污染治理减排项目,PM2.5 浓度下降 4.7%。落实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三级流域片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覆盖,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绩效评价最优,连续 4 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 100%。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监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10 个,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100%。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均达到序时进度,孝感首次荣获省政府环保奖。
河湖保护治理全面加强。完善府澴河流域协同治理机制,全面启动 18 条重点流域综合治理,谋划项目 565 个、总投资 256 亿元,整治入河排污口 346 个,滚子河、邓家河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水质明显改善。新开工水利项目 53 个,汉川襄北水厂、安陆一水厂建成通水。修编湖泊保护总体规划,实施湖泊综合治理,“ 两湖” 片区生态整治列入国家试点,老观湖获批一级国家湿地公园,老澴河、白石湖获评省级幸福河湖。
绿色低碳发展步伐坚实。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颁发全省首本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全国首本取水权抵押融资登记。发布“ 市树”“ 市花”,完成国土绿化 24.4万亩,大悟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 5 家、省级绿色工厂 16 家、绿色矿山 3 座,磷石膏综合利用率 60.8%,装配式绿色建筑应用 152 万平方米。新能源装机 489 万千瓦、规模全省第三。汉川、大悟垃圾焚烧发电厂投产运行,全市生活垃圾实现“ 零填埋”。
(六)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大,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