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巴中日报/2025 年/2 月/20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2 月 9 日在巴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巴中市人民政府市长 高鹏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4 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巴中经济历经转型调整、触底反弹,开始向上向好的一年。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X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整合资源、集成能力,实施“ 一市四区三地” 发展战略,持续做好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守住底线“ 三件大事”,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民生有效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3%、为 2019 年以来最高,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 1.3、0.6 个百分点,总量突破 870 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3.8%、连续 10 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5.41 亿元,增长 16.7%、增速居全省第 1 位。经济景气税电指数 105.7、高全省 1.5 个点。
——发展动能不断集聚。新经济新技术起步,全省首个地级市虚拟电厂上线运行,智算中心暨信创资源池、软件研发中心建成投运,低空经济、钠电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项目加快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 7.6%,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7 户、增长 38.5%、总量达到 133 户,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362 家、增长 38.1%,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11 家、总量达到 48 家。新增“ 四上企业” 227 户、增长 9.1%,净增市场主体 1.75 万户、增长 56.3%。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增长 43.9%,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33.1%。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7%,居全省第 6 位、
第 3 位。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 70%以上,省定和市自选民生实事全面完
成。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脱贫人口转移就业 22.7 万人。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
32.8%、38.3%,基本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待遇足额兑现。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巩固恢复增长态势。坚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推进经济发展。加力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聚焦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财源建设等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行重点工作专班推进闭环管理、政府和市场良性互动等工作机制,聚精会神拼经济搞建设。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争取中省预算内和债券资金 99.57 亿元,新增债券额度 154.5亿元、增长 83.8%,新增储备项目 1584 个、投资总额 2143 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均超目标任务 30 个百分点,获评“ 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实施“ 消费促进提质年”,财政投入促进消费发展资金 4000 万元,培育省级消费新场景 2 个,开展“ 巴中产巴中造”“ 蜀里安逸· 嗨购全川” 等市场拓展、促销活动 600 余场次,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 128 亿元,家电以旧换新 8.9 万台、汽车换新更新 3786 辆、拉动消费 16 亿元。文旅消费持续回暖,市场化举办光雾山国际红叶节、中华龙舟大赛、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等文旅赛事活动,“ 我把红叶寄给你” 等全球推广活动大幅提升巴中知名度美誉度,实现海外游客组团“ 零突破”、全国省级行政区游客组团全覆盖,全市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均增长 25%以上。建
第 1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政策体系,开展“ 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行动,兑现各类政策资金 6 亿元,减税降费退税 15.22 亿元。完成“ 五经普”,摸清了全市经济家底。
(二)培育振兴重点产业。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产业培育振兴上。优选确立“ 5+2+3” 产业
体系,发展 19 条重点产业链,着手组建 100 亿元基金体系,推进重点产业融圈建链。工业提质
增量,调增 10 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构建巴中经开区“ 一区多园” 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制造业智
改数转和设备更新,铭诚微电子 5G 智慧工厂投用;通江 27 万千瓦风电场等 65 个项目开工,化
工园区加快建设,浙江运达新能源等 34 个项目建成投运,修正药业、三一硅能等项目顺利落地;
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44 户、总量达到 401 户。农业提档增效,农高区建设完成规划纲要编制;率
先全域实行“ 耕评” 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 24.7 万亩,粮食产量 198.4 万吨、创历史新高,出栏
生猪 324.7 万头,新(改、扩)建牛羊适度规模养殖场 120 个,改造低产低效茶园 3 万余亩;2
个园区入列省五星级、1 个园区入列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9 个农业品牌入选“ 天府粮仓” 精
品品牌培育名单,新增名特优新农产品 7 个,枳壳 GAP 基地通过国家延伸检查,空山牛入列国
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并成功培育出中高等级雪花牛肉,山地梅花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现场核
查,大巴山牛牧业集团上榜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发布实施舍饲南江黄羊疫病综合防控
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 11 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99.8%。服务业提速升温,创建
省级绿色商场 2 家、总量达到 4 家,胡婆婆食品、龙头食品新认定为“ 四川老字号”;蜀道现代
物流园投运,实施“ 川货寄递” 百万件项目 5 个,杭州至巴中、巴中至成都物流专线开通营运,
首个省外物流前置仓—杭州仓 5 月开业以来累计发货 112 万单;四川银行巴中分行开业营运,市
兴财公司、鑫园融资担保集团挂牌,市融资服务中心正式运营,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 1494.4
亿元、增长 12.5%;培育限上规上企业 139 户、总量达到 1150 户,3 户上榜全省服务业民营企业
50 强。
(三)加快改革开放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后发赶超的“ 关键一招”。重点改革效应显现,财政、金融、国资国企、特许经营权贯通融动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市县联动推进,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增长 10.1%、 24.3%,办理国企资产产权 1006 宗、 估值 41.2亿元;率先建立 GEP 核算结果进项目应用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地方创新实践中心,实现首笔碳普惠产品跨省交易,累计完成生态产品权益类交易 15.6 亿元;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获农业农村部肯定,省级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等取得新成效。科技创新有新进展,实施“ 揭榜挂帅” 科技项目 8 个,引进转化各类科技成果 64 项、增长 42.2%,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
13.6 亿元、增长 78%,肉用山羊选育技术和养殖模式创新与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正大科技申报的绿色防水涂料制备工艺优化及应用推广项目获“ 天府高端引智计划” 资助立项,南江黄羊科学研究所高级畜牧师何林芳获评“ 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建成市科创中心、“ 科创通”服务平台、“ 大仪” 共享平台巴中分平台,在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建成运营离岸孵化器,组建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建立百万乡友服务机制,秦巴山区优川生态农业星创天地、南江黄羊科创中心入列全省首批星创天地,新增京东(恩阳)数字经济产业园、通江壁州创谷电商创业园区
2 家省级众创空间、总量达到 10 家。开放合作水平持续提升,东西部协作、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省内定点和对口帮扶、成巴协同等高效推进,到位帮扶资金 4.23 亿元,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县域集中签约项目已开工 20 个、总投资额 254 亿元;建立招商引资产业项目流转分享等新机制,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212 个、总投资 1162 亿元,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43 个。全面建设“ 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建成企业幸福中心 6 个,国家 13 个“ 高效办成一件事” 事项全面落地,企业开办“ 小时” 清单办理事项由 23 项扩大至 62 项;优化“ 巴商茶间荟” 工作机制,动态清零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市级层面收集的 1397 个问题诉求已推动解决 1295 个,清偿拖欠企业账款步伐加快;全面推行“ 企业宁静日”“ 联合检查日”,行政执法检查事项、主体、频次分别下降 51%、60%、20%,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内参报道。
(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城乡发展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和功能日
第 2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臻完备,恩阳机场通航城市 14 个,旅客吞吐量超过 50 万人次、增长 14.9%;巴南高铁开通运营,全市铁路客运到发旅客 365 万人次、增长 36%,广巴铁路扩能改造达成共建协议,成巴安高铁、巴汉高铁纳入沿线有关省市国土空间规划;苍巴高速、米仓大道等项目加快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 1029 公里,建成乡镇第二生命救援通道 2 条、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 120 公里,完工农村公路桥梁 3 座, 整治公路危旧桥 9 座, 我市全域纳入四川大蜀道交通与文旅融合发展专项方案;黄石盘水库下闸蓄水,江家口、青峪口水库加快建设。城乡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市域和三县国土空间总规获批,完成 7 个产业功能区划定、巴中经开区科创中心片区详规编制。宜居之城正在显现,打造巴城文创产业园等特色街区 3 个,魁星楼广场建成投用;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 168 个、棚户区(城市危旧房)1715 户(套)、燃气管道 697 公里,既有住宅增设电梯 282 部,整治城市易涝点 37 处、雨污混接点 460 个,新(改)建城镇污水管网 222 公里,实施建制镇污水处理站提质增效项目 3 个;巴河大佛寺—李家湾闸坝段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项目、张家河湿地公园项目(三标段)基本建成,巴中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行动重点城市;有望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实施“ 建筑强企” 培育行动,培育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 2 户、总量达到 15 户,全市资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 9.2%。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治理试点扎实开展,改造农村危房 4549 户,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50 个,承办全国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农村“ 厕污共治” 经验在全省推广。
(五)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民生实事只多不少。稳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城镇新增就业 31861 人、超目标 13.8%,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7109 人、帮扶就业率 95.7%。“ 一老一小” 服务保障加强,建成城区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 9 个、医保服务圈 30 个,新增养老床位 1000 张、普惠性托位 3000 个。社会保障扩面提质,获批全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城市,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有序推进,财政分别为
11.35 万名、63.9 万名困难群众代缴社保和医保。构建全生命周期教育矩阵,新(改、扩)建学校 90 所、新增学位 7150 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88.8%,成立巴中老年大学、家长学校总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投用,云上大学城上线运行,27 所学校接入成都“ 蓉易学” 平台、40 余万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出台促进人口发展“ 六条措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投运,2 家医院跻身“ 三甲”,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 1 个,三级公立医院全部 “ 一次挂号管 3 天”, 6 家公立医院开展 “ 信用就医” 试点, 脱贫户等重点人群 “ 先诊疗后付费”,
200 种集采药品、4 类高值耗材、1 类检测试剂落地降价,DRG 付费改革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我市在全国地级行政区医改评价中得分居全省第 1 位。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四川扬琴《蜀道》 、原创节目《追梦》等优秀作品获国家级重大奖项或入选国家文艺展演,平昌翻山铰子亮相韩国首尔世界城市文化节,承办了中匈建交 75 周年未来之眼音乐会;巴中籍运动员宋洁、辜海燕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好成绩,南江“ 羊” BA 入选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2024 全民健康典型案例”、系四川唯一。美丽巴中建设深入推进,动态排查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95.6%、综合指数居全省第 4 位,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 100%,巴州区化湖获评全省“ 美丽河湖”。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双下降”,在全省率先完成瓶装液化石油气“ 两改” 工作,4 起自然灾害成功避险避灾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连续 8 年级别以上“ 三品一特” 安全事件“ 零发生”、汛期洪涝灾害“ 零伤亡”,森林火灾“ 零发生”,刑事案件和八类暴力犯罪案件立案数分别下降 20.1%、12.6%,十万人命案发案率全省最低,“ 保交楼” 全部交付、“ 保交房” 交付率 92.2%,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 8.5 万户、信访积案难案 2763 件,帮助 11757 名农民工追回欠薪及伤亡事故赔偿 2.45 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安全、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消防等工作扎实开展,民族宗教、外事、档案、机要保密、统计、审计、机关事务等工作不断加强,气象、邮政、决策咨询、史志、哲学社科等工作成效显著,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红十字、侨联、科协、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的成效。
第 3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一年来,我们着眼提升治理能力,改进和加强政府工作。扎实开展X纪学习教育,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7+6” 重点领域、“ 2+3+1” 专项整治,一体推进各类督察、巡视、审计监督等发现问题整改,守牢意识形态阵地,良好ZZ生态持续巩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建立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出台债务约束管控“ 十项规定”,严格政府性投资项目“ 四个一律” 刚性要求,X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进一步压减。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备案程序规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 2 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居全省前列、应诉率 98.88%、出声率 100%,“ 首违不罚” 和行政处罚“ 五张清单” 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下降 36%、56.9%。坚持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法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巴中发展振兴,必须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必须事不避难、改革创新,必须整合资源、集成能力,必须实事求是、埋头苦干。我们取得的发展进步,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勠力同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X派、工商联、无X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中央和省驻巴单位,向驻巴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关心支持参与巴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