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遵义日报/2025 年/2 月/18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2 月 8 日在遵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黄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把握“ 伟大转折地” 历史地位和“ 省域副中心” 战略定位,全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顶压前行、沉着应变,改革创新、克难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遵义篇章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量质并举、实干奋进,保持了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存量政策和省的加力政策,抢抓政策机遇、释放政策红利,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回稳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5000 亿元大关,达 5027.2 亿元,增长 5.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 3.9%、6.5%、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4.4%、7.1%。
——我们聚焦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凝聚了砥砺奋进的强大干劲。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遵义发展,出台专门政策、配套专项资金,大力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推动遵义建设全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桥头堡”。全市上下信心倍增、干劲十足,迅速建立落实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编制主动服务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谋划融入成渝地区项目 107 个、总投资 2862 亿元,66 家工业企业与成渝地区产业合作成交额达 103 亿元。
——我们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激发了赋能增效的不竭动力。持续深化重塑“ 五个体系” 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 五库” 联动机制,集全市之智、聚全民之力,谋划储备项目 3.2 万个。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 445 项,获得项目资助经费增长 82%。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仁怀、湄潭等 5 个县(市)被确定为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省级试点。
——我们聚焦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推进、防范风险,守牢了安全稳定的发展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 双降”,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用足用好国家一揽子化债政策,扎实推进债务置换、展期、降息,足额保障基层“ 三保” 支出,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 32.5 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我们聚焦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问需于民、回应关切,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
事好事。全年民生支出 615 亿元,增长 2.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 71.4%。城镇新增就业
10.53 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 8.5 万人。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 要求,强化“ 3+1” 保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新增基础教育学位 2.6 万个,全面实现小学 6 周岁入学。新增三级医院 4 家、三甲医院 3 家。年度“ 十件民生实事” 全面完成。
第 1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工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动“ 六大产业基地” 建设。持续巩固白酒首位产业,茅台、习酒、珍酒、国台、董酒等重点酒企平稳增长,白酒产业实现产值 1408 亿元。加快推进“ 富矿精开”,扎实开展新一轮“ 找矿行动”,推动基础材料产业延链补链,资源精深加工及关联产业实现产值 400 亿元。加快发展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以航天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及关联产业实现产值 480 亿元。白酒、基础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占比达 84%。经济开发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仁怀经济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培育对象,务正道煤电铝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 251 家,遵义铝业发布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61 家。遵义入选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延续试点城市。农业稳步发展。加快构建“ 2+5+N”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发展,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 亿元,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达 130 亿元以上。湄潭翠芽、遵义红入选《2024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区域品牌 100 强,遵义朝天椒荣获 2024 年度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共品牌。新增国家名特优农产品 2 个、绿色食品 15 个,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50 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数全省第 1,赤水竹产业入选贵州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旅游业转型升级。围绕建设一流旅游城市和打造赤水世界级旅游景区,持续推进旅游产业化,精心打造“ 场景+住宿+多业态” 旅游生态圈 20 个,推出“ 四季游” 主题精品线路 64 条,乌江寨荣获“ 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称号。新增涉旅经营主体 7222 家、限(规)上涉旅企业 182 家,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 13.2%、14.3%,接待境外、省外游客人次分别增长 12.4%、15.7%。
(二)坚持投资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大力争资争项,全年争取各类到位资金 1012 亿元。全年新开工项目 1139 个,总投资 841 亿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占比提升到 47%,产业投资占比提升到 48.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13.4%,占比提升到 39.2%、上升 5.6 个百分点。茅台、习酒、珍酒、国台、董酒等重点酒企技改扩能项目有序推进,播州年产 36 万吨铝及配套精深加工、务川年产 4 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遵义铝业节能技改、桐梓鸡公山风电场等项目建成投产,桐新高速、金仁桐高速建成通车,G212 茅台至苍龙段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观音水库加快建设,19 个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完成。盘活处置停缓建项目 414 个。 全力稳住房地产投资, 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全面完成“ 保交楼” 交付任务,完成“ 保交房” 16311 套、安置房 17537 套。更大力度招商营商。深入推进产业招商大提升,全年产业项目到位资金 510 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10 个。落实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包保项目、企业机制,持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改善专项行动,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全年新设立经营主体 10 万户。有效激发消费潜能。认真落实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扎实开展“ 五进” 活动。以“ 四个一批” 为抓手,推进“ 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拓展酒车酒菜酒商联动促销。提质升级酒庄 10 家,新增星级特色酒庄 7家、酒旅融合景区 5 家。持续丰富消费场景和业态,12 个城市商圈提档升级,遵义· 1935 街区优化提升改造完工面市。实施“ 十百千万” 工程,培育省级电商产业示范园区 2 个、示范基地 5个、电商直播示范企业及团队 25 家,电商网络零售额实现 56.5 亿元、增长 15.7%。
(三)坚持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群众生活品质有效提升。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精准落实帮
扶措施消除风险 8274 户 31156 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 4.42 万人,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基地)
319 个,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 118.23 万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落实农村供水保障资金
5.54 亿元。分类打造“ 四在农家· 和美乡村” 示范村 100 个。开展“ 两改两治理” 试点,新(改)建农村户厕 2.3 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1339 户。完成农村安防工程 749 公里、危桥改造 31 座。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334 套。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深入推进,实施珠遵协作项目 191 个,珠遵合作共同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城镇建设不断提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2.46 万户、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1828 套、城市危旧房改造 397 套,完成存量棚户区
第 2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改造 7455 户。新增社会公共停车位 3129 个,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 1094 个。持续提升城市发展韧性,深入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建成投用“ 城市大脑”,完成地下管网改造 801 公里。新增、改造城市公园绿地 85 公顷,新增城市绿道 16.6 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38%以上。加快推进 3 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暨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项目,遵义入选国家“ 平急两用”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全力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遵义纳入全国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布局。
(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经济发展活力不断迸发。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加快推动融资平台压降和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推进遵义设计集团、遵义农联集团、遵义物流控股集团、遵义城市置业公司等改革重组。紧盯“ 三减一降”,推进“ 市县乡村一体化”“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一网通办” 等政务服务改革。与南水北调集团深度合作推动水网水务一体化,着力补齐城乡水务基础设施短板。不动产登记“ 竣工即交证”、工业“ 标准地” 出让、房地产联动去库存、“ 三医” 联动、“ 以数治税”、农村综合改革等取得积极进展。对内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全省首次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 一单制” 数字提单综合服务。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成功举办和承办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茶博会、辣博会、“ 讲好全球发展故事” 国际对话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名优酒企到成都、西安、韩国首尔、日本东京等 11 个国内外城市,开展“ 多彩贵州风· 黔酒中国(全球)行” 名优白酒宣传推介。组织 123 家重点外贸企业参加国内国际知名展会,贸易市场拓展至东南亚、南亚等 126 个国家或地区。新增外资企业 30 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 88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 3726 万美元。科技创新成效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大力推进“ 科技入遵”,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 99 家、“ 专精特新” 企业 22 家,获批省级技术创新团队 2 个、科学家工作站 2 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2 个、创新人才团队 4 个。成功筹建遵义市有色金属研究院。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污染防治扎实有效。抓实历次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扎实推进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综合治理、小水电清理整改等工作,实现了从污染治理到标本兼治的转变,获得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肯定。中心城区和县城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分别达
98.9%、98.3%。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和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 100%。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6%。 生态建设巩固提升。 完成营造林 36 万亩、石漠化治理 5 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57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62%以上。实施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10 个。芙蓉江、乌江(遵义段)获评贵州“ 美丽幸福河湖”。赤水市获得“ 自然城市” 平台国际殊荣。绿色发展加速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设,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 19 家、省级绿色工厂 44 家,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 2 个、省级绿色园区 5 个。大力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全市新增或更新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占比达 99.9%。国家级减污降碳协调创新试点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凤冈县林业碳票在全省实现首笔跨市交易变现。
(六)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社会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出台集聚高校毕业生留(来)遵“ 六条措施”,开展“ 千企万岗进百校” 引才活动。深入开展“ 访企拓岗促就业” 专项行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易地搬迁群众、零就业家庭、 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67 万人次。 教体事业持续发展。中高考成绩居全省前列。遵义师范学院完成上划工作,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通过省级评审,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省级“ 双高” 建设单位。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生资助惠及学生 203 万人次。承办全国、全省大型赛事 25 场。遵义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竞技体育赛事中摘金 31 枚。遵义获批国家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地区, 纳入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健康遵义扎实推进。 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 “ 七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成启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创
第 3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新推进县域内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成为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双年度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作项目实施城市。组建城市医疗集团 3 个,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 29 个、乡镇卫生分院(延伸服务点)89 个,优化调整设置村卫生室 2355 个。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 36.88%。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扩面提效。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6%、12%,发放各类民政兜底保障金 19.22 亿元。 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加快养老机构提质改造和 “ 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 建设,县级标准化养老机构实现全覆盖,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 65%,养老总床位达 3 万张以上,湄潭县、余庆县农村互助式养老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红花岗区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成功申报贵州省健康养老基地。遵义成为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文化事业有效推进。精心筹办纪念遵义会议 90 周年系列活动。10 个优秀文艺作品获贵州省 2023 年度文艺精品奖励。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21 个。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 4000 多场次。获批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2 个,实施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 4 个。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扎实开展群众信访大起底大化解集中攻坚行动。健全完善“ 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 工作机制,有序推进“ 多网合一”“ 多员合一”。以“ 强双基、防风险、护稳定” 为抓手,深入推进“ 1+6+1” 重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