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太行日报/2025 年/3 月/3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2 月 24 日在晋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薛明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是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晋城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X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 六大战略定位”、用好“ 六化工作方法”、深化拓展“ 十点体会”、持续抓好“ 十件大事” ,交出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优异答卷。
我们在应对挑战中迎难而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形势研判、帮扶指导、科学调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定向好。8 项主要经济指标中 7 项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 GDP 完成 2409.8 亿元,同比增长 6.8%,排名全省第一,连续 5 年领跑全省。人均 GDP 达到 11.1 万元,稳居全省第一。扎实推进百项工业转型项目,制造业投资增长 1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8%,排名全省第一。开展 6 次“ 赛马” 比拼活动,省市重点工程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3%,排名全省第二。民间投资增长 18.4%,排名全省第一。服务业“ 十大平台” 实现营业收入 237.9 亿元,蓝远快递物流园、京东智慧物流园、太行国潮奥特莱斯、东滩会建成运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5.2%,排名全省第一。创新开展餐饮业“ 三名” 评定,首次评选出 12 家“ 晋城老字号”。争取并发放以旧换新补贴 4.49亿元、消费券 1.66 亿元,带动消费 65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3.8%,排名全省第二。泽州、高平、阳城、沁水 4 个县(市)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十强、挺进中部百强。
我们在工业强市中快步迈进,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累计建成智能化矿山 28 座,煤炭先进产能占比 95%,超过全省 12 个百分点。煤层气产量及增量连续 5 年保持全省第一。万元 GDP 能耗 2024 年下降 3.8%,5 年累计下降 20%以上,以年均 2.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 7.7%的经济增长。全面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争取上级资金 99.8 亿元,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退税 14.46 亿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32 户企业纳入省级产业链,阳城陶瓷琉璃(珐华)入选第三批省级重点专业镇,省级产业链、专业镇营业收入分别增长 64.5%、
16.2%。泽州县探索“ 政府+链主+园区” 招商模式,在全省推广。累计建成 5G 基站 7372 个,128 家企业通过“ 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认证,陵川鸿生化工、阳城铁峰化工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入选工信部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锑化物激光器芯片、半导体复合衬底项目实现中试量产,国家科技创新 2030“ 量子通信系统核心量子器件” 重大专项落地,康佳智慧科技城全面开工。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 10 倍,传感器产量接近翻番。光机电产值突破 700 亿元,近四年年均增长 42%。获评“ 全国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市” ,冷轧薄板二期、江苏国强年产 50 万吨光伏支架等项目建成投产,晋钢集团上榜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4 个工业类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排名全省第一。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 拉动贡献率连续 3 年均位居全省首位。
我们在“ 两山” 转化中乘势而进,美丽晋城擦亮新名片。首次实现全年无重污染天气,优良天
第 1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数创历史新高。3 条幸福河湖通过省级验收,9 个国、省考断面全部为优良水体,198 条黑臭水体全面治理,170 余种珍稀鸟类在丹河湿地栖息过冬。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继续排名全省第一。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上榜全国十大热门黑马目的地、中小城市热度最高目的地。凤城康养示范区提档升级,温泉综合体、美食街区、颐养社区等业态全面引入。 皇城相府入选国家 5A 级景区百强榜,太行锡崖沟创成全省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司徒小镇打铁花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新增釜山、丈河、洎水湾、太行茱萸湾 4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 条特色旅游线路入选“ 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跟着悟空游晋城” 热度空前,玉皇庙、铁佛寺、西溪二仙庙等古建火爆出圈。 今年春节假期, “ 太行山上过大年” 活动精彩纷呈,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49.8%,居全省首位。连续举办第五届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第九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系列活动,“ 世界眼中的晋城” 传播活动影响海内外,“ 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之所向。
我们在对标一流中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焕发新活力。认真落实 12 个方面 46 项改革举措,深入推进 68 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林业改革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青年发展型城市等多项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 入选全国典型案例,退休、个人养老服务等 5 个“ 一件事” 成为全省试点。市县两级全部建成 7× 24 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77个乡镇(街道)全部配备自助终端,“ 数字政务门牌” 将大厅窗口延伸到家门口,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大力推行“ 一本制” 和“ 五个一” 帮办代办机制,项目审批手续办结时间平均缩短 30%以上,前期费用降低 20%以上。坚持和落实“ 两个毫不动摇” ,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排全省第一,10 家民企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新增“ 四上” 企业 116 家。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各项存贷款余额增长 14.3%,排名全省第一。“ 晋创谷· 晋城” 成功挂牌。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增长 75.8%,排名全省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200 家,超额完成 “ 十四五” 目标。新增 5 对国际友好伙伴城市,利用外资总量全省第一。累计开通 73 趟高铁列车,晋城机场“ 1+4” 工程加快推进,“ 诗和远方” 更加触手可及。
我们在全域统筹中一体推进,城乡融合展现新画卷。城建三年行动纵深推进,十大片区特色化改造成效显著。晋阳高速改扩建、文博—文峰路段、金匠街西延建成通车,黄华街、兰花路全面升级,景德、 凤台、 凤溪、 时家岭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 主城区近一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城区在巩固拆违治乱成果的基础上,新整治背街小巷 17 条、拆除违建 35 万平方米。1.5 万套“ 保交房” 任务全部完成。17 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大幅提升。丹河新城骨架路网基本建成,团购房、安置房全面交付,洲际酒店、体育场、大剧院等重大服务设施投入运行,初步形成 7 万人口集聚。用好用活“ 千万工程” 经验,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累计吸引 2500 余万人次观光旅游,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 20.2 平方公里先行区全面开放。62 个精品示范村、310 个提档升级村高效建成,20 个特色片区有序推进,云锦太行、城乡融合、东方古堡 3 条示范廊带精彩呈现。全市超过 1/3 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100 万元,一半以上的村达到 50 万元,3/4 的村达到 30 万元。城乡差距继续缩小,共同富裕未来可期。
我们在践行初心中砥砺奋进,民生事业实现新提升。财政支出八成用于民生,市政府承诺的 12件实事全部兑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 12 年排名全省第一。城镇新增就业完成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技能人才占比全省第一。入选第三批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新改建 17 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和 18 所中小学校,高考实现“ 四年六状元、县县有清北”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等 6 所院校入驻丹河教育园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柔性引进 183 名全国一流医疗人才,累计接诊 2.4 万人次。 28 家医疗机构实现检验结果互认“ , 一次挂号管三天” 惠民举措在全省推广。连续 13 年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在全省率先实现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市级统筹、“ 一站式” 结算。城乡低保标准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任务均超额完成。 舞剧 《挂壁天堑》 获山西 “ 杏花奖” ,上X梆子《大汉母子》太原首演,音乐剧《李有才板话》入选国家艺术基金 2025 年度资助项目。全国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会、全国古村古建保护发展交流会、中国动漫产业年会在我市举办。
第 2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晋豫边根据地课题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史学界好评。城市管理、档案工作获全国表彰。“ 00 后” 女孩杨畅出征巴黎奥运会,王改英祖孙三代守护国保感动国人,于建敏、姚何林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先后有 79 人登上“ 中国好人榜” ,每一个晋城人都在平凡岗位上出色出彩、发光发热。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红十字、防震减灾、对口援疆等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
一年来,市政府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XZZ责任,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X纪学习教育。全力做好上级巡视、ZZ监督及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配合修改制定 4 部地方性法规,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426 件、 政协委员提案 451 件,办复率 100%。建立“ 12345” 热线与“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互通机制,诉求满意率 97%以上。巩固拓展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市建设成果,公安工作 4 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连续 9 年荣获平安山西建设工作先进市。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 “ 双下降”。 牢固树立 “ 过紧日子” 思想,“ 三公” 经费预算只减不增,政府债务风险平稳可控。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力抓好“ 2+5” 重点问题整治和“ 15+15” 听民意办实事项目。“ 两不一欠” 专项治理走在全省前列,营商环境考核获全省“ 优秀” 等次,政府系统ZZ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掌舵领航,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X派、工商联和无X派人士,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晋城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转型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尚未根本转变,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充分不活跃,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大气污染防治压力较大,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薄弱,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还有不少短板弱项,少数干部敢作善为的魄力和能力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等等。对此,我们要坚持行动导向,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打赢能力,切实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2025 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是晋城建市 40 周年。
40 年接续奋斗,成绩令人鼓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 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较建市之初分别增长 175 倍、146 倍、235 倍、208 倍和 169 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0 倍和 60 倍。7 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9.7%、9.3%、15.0%、
14.7%、14.1%、12.2%、11.1%,全部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于全国 1.0、1.7、1.9、5.8、
4.1、0.6、0.1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 1.5、1.8、1.5、2.5、5.2、0.6、0.4 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 8 平方公里扩展到 59 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 7%提高到 65.04%。晋城从一座农民托起的小城,成长为“ 全省有地位、中部有亮点、全国有影响” 的现代化城市,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0 年接续奋斗,经验弥足珍贵。做好晋城的事情,必须始终坚持X的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X的旗帜为旗帜、X的方向为方向、X的意志为意志,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ZZ方向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X的根本宗旨,走好X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做到系统设计和尊重基层首创相结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全力以赴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符合实际情况、客观规律和科学精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40 年接续奋斗,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
第 3 页 共 11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悟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把握“ 知与行” 的关系,坚持不懈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ZZ自觉和行动自觉,在“ 知与行” 的贯通中持续提升ZZ判断力、 ZZ领悟力和ZZ执行力。 准确把握 “ 稳与进” 的关系,全力以赴稳增长、稳预期、稳投资、稳就业,聚精会神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以稳求进、以进促稳,在“ 稳与进” 的平衡中不断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准确把握“ 立与破” 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循序渐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攻坚,在“ 立与破” 的统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充沛、基础更加坚实。准确把握“ 统与合” 的关系,强化系统思维,树牢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确保取向合一、思想合心、行动合拍,在“ 统与合” 的协同中凝聚起“ 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