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试金石”系列№1285
2025年2月
★ 微信: — 1 —


目 录
1.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侯刚:
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
2.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壮:
统筹两大关键任务全力强工业兴产业促发展…………………………………3
3.桂林市委书记、市长李楚:
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突破………………………………………5
4.梧州市委书记蒋连生:
抓项目强工业促消费全力以赴保持经济较快增长……………………………6
5.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
实施“十大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7
6.防城港市委书记黄江:
实施“三个突破年”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9
7.钦州市委书记钟畅姿:
锚定目标全力攻坚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滨海运河城市……………………10
8.贵港市委书记朱会东:
以现代工业攻坚突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2
9.玉林市委书记王琛:
把准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构建“十虎竞玉林”新局面………………………13
10.百色市委书记黄汝生:
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积极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15
11.贺州市委书记李杰云:
锚定目标实干快干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16
12.河池市委书记秦春成:
聚焦高质量发展笃行实干奋力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18
★ 微信: — 5 —

13.来宾市委书记何朝建:
抓项目育产业确保实现“开门红”“全年好”……………………………19
14.崇左市委书记蓝晓:
着眼大局发挥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干出一番事业……………………………21
— 6 — ★ 微信:

以实干实绩实效共同唱响加快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14个设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在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
(广西日报,2025年2月7日)
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 侯刚
2025年,南宁市将锚定经济增长5%左右目标,全力做大经济总量,深化“一体两翼”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放大“产业—科技创新—金融”经济新循环效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同时还将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化产业园区管理机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平陆运河经济带加快产业布局,南宁国际铁路港建成国际中转集拼中心、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等取得更大进展。
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南宁已出台一季度实施方案及政策措施,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抓项目强投资后劲。 推动总投资约400亿元的56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00亿元的79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力推动城中村改造,狠抓申请上级资金项目谋划储备。
抓招商强增量支撑。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城。狠抓重点产业延链强链,加大与龙头企业联合引进上下游产业及新兴产业力度。赴南京等地开展推介活动,推动一季度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突破155亿元。
抓消费强发展动能。举办特色促消费活动,扩大商品房、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以“演出经济”观众流量带动旅游消费增长;举办冬泳、马拉松等活动,为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导入更多客流。深挖服务业潜力,打造中国—东盟短视频基地等集聚区。将扩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从解决“一老一小”入手,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学深用好政策,出台市本级服务业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真金白银支持各行业发展。
抓开放强外贸活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放大“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效应,吸引更多外资外企来邕投资。扩大进出口贸易,聚焦出口“新三样”,服务保障重点外贸企业扩增量、稳存量。壮大跨境电商发展,力争重点跨电企业
★ 微信: — 1 —

业务量达15亿元以上。
抓生产强乡村产业。抓好春耕春种,确保早稻面积不低于192.5万亩,种植新植蔗55万亩以上。紧抓重要农产品生产,抓好果蔬稳产保供产销,稳猪禽、增牛羊、兴蛋奶,深挖渔业增长潜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邕”系农业品牌培育营销,力争一季度晚熟柑橘销售进度达80%。
— 2 — ★ 微信:

统筹两大关键任务全力强工业兴产业促发展
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壮
今年柳州将以提振信心为首要任务,继续修复ZZ生态,统筹化债和发展
两大关键任务,全力强工业、兴产业、促发展。
实事求是、科学谋划定目标。今年柳州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3.8%左右,其中一季度增长4%左右。我们将努力克服郑俊康、吴炜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造成的系统性、长期性影响,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一季度达到937亿元,全年达到4000亿元,2027年达到5000亿元。以工业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整体提升,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经济增速在全区从跟跑到齐跑再到领跑的根本转变。
细化举措、担当实干开好局。针对柳州工业一些主要矛盾,今年我们将集中精力,重点攻坚。一是全力抓工业强支撑。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强化重点产业支撑带动,针对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90%以上的9大产业,组建由市领导牵头的9大产业攻坚小组,围绕产业链各环节,做优存量企业服务,做实增量项目招引,力争9大产业一季度完成产值845亿元。其中,传统产业方面,重点推进以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为代表的重大产业标志性工程,加快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完成615亿元;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生态,培育壮大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三样”,力争产值同比增长50%。二是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坚持以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建立“七个一批”项目清单运行机制,即谋划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力争全年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合同额600亿元,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竣工分别达100个、50个,工业投资增长13%。三是全力抓化债防风险。实施减规模、降利息、调结构和盘资产“3+1”工作举措,力争今年上半年实现非标“清零”。此外, 我们将全力促三产稳一产, 力争一季度一产、 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4%、 2.9%。
创新机制、凝心聚力抓落实。建立突出实干实绩导向的考核机制,市委常委会每月听取9大产业攻坚小组和县区落实“七个一批”工作情况汇报,通过以月促季、以季促年,确保落实。2月5日,我们已经召开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会,动员广大X员干部进一
★ 微信: — 3 —

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升能力,以实干实绩奋力实现全年各项目标。
我们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破局求变、突围求进,全力打赢经济增长翻身仗。
— 4 — ★ 微信:

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突破
桂林市委书记、市长 李楚
2025年是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年,我们突出科创赋能、文旅焕新、项目建设、县域经济“四个抓手”,锚定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以上、全年增长5%左右的目标全面发力。坚持以科创赋能强产业。压实县市区、园区“一把手”招商责任,专业招商、靶向招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今年1月,市属三大园区已开竣工项目29个、总投资155亿元,全年将开竣工桂康新材料、福达新能源精密部件等项目200个以上,推进赛尔康电子等78个项目,力争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推动产教城融合发展,桂林经开区年内新(扩)建3所职业学院;与驻桂林高校合作,推进成果转化落地,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和专精特新倍增计划,培育引进专精特新企业45家以上。
坚持以文旅焕新促转型。业态焕新,发展低空旅游、赛事经济等新场景,推动漓江景区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灵渠创建5A级景区,提升遇龙河“金龙巡游”、星光龙脊等新品牌,打造广西首个“双马城”,办好广西旅游年桂林活动和国内最高级别匹克球嘉年华、桂林艺术节等重大活动。营销焕新,新春漓江焰火开启桂林文旅好景象,增加国际航线,塑造国际化、年轻态的城市新形象,力争接待入境游客增长20%以上。管理焕新,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三年行动,出台《桂林市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条例》,打造诚信旅游品牌。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150亿元,均增长10%以上。
坚持以项目建设扩投资。推动桂林(龙胜)抽水蓄能、漓江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工程、荔浦保税物流中心等300个以上项目开竣工;推动桂林至钟山等13条高速公路,长塘水库、灌阳抽水蓄能等564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市级以上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50亿元以上,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抢抓机遇、学用政策,新增谋划项目1000个以上,力争漓江城市段防洪治理工程等180个项目纳入国家、自治区盘子。
坚持以县域经济强支撑。打造灵川、兴安、全州、荔浦等一县一特色产业集群,县域特色产业产值13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推进临桂等6个广西城镇化潜力地区建设。打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攻坚战,推动雁山万亩设施农业基地等20个项目竣工投产,设施农业总产值突破430亿元。
★ 微信: — 5 —

抓项目强工业促消费 全力以赴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梧州市委书记 蒋连生
梧州市坚定不移做好强产业这篇文章,深入实施工业振兴行动,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十四五”前四年年均经济增长6.5%。今年,梧州市将持续发挥比较优势,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有效提升产业配套竞争力,大力提振消费和服务业,全力以赴确保全市经济增长6%以上。
强力抓工业。努力在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推动再生资源、金属新材料、建筑材料、光伏电子、食品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数智赋能、设备更新、延链补链,着力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智慧鑫源、建晖纸业、弘毅新材、沐邦高科等重大在建工业项目早日投产;推动翅冀钢铁、金升铜业、华锡环保等龙头企业技改升级;实施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构建工业物流平台,畅通“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强化调度和要素保障,强化优企服务,完善书记市长服务重点企业“直通车”制度,及时兑现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力争全市工业产值突破2100亿元,努力实现“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的奋斗目标。
全力抓项目。梧州市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谋划推进工业、水利、文旅等六大领域60个重点项目,持续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靶向招商。开展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推动年内全市38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72个项目竣工投产,努力完成工业投资360亿元;加快推进南珠高铁岑溪段、柳梧铁路梧州段、梧州港塘源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