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1978



2025年3月
在“学术交叉融合创新月”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仲佳勇教授
(2025年3月1日)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与各位共同见证会同书院“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月”正式启动。在此,我谨代表文理学院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借此机会,我也想就“学科交叉”与大家交流我的几点想法。
一是学科交叉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北京师范大学持续深化通识教育改革,以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项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学院、书院共同发力探索与实践。刚才听了学生代表陈锦凯同学的发言,我感触颇深。陈同学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参与到了物理学、系统科学的相关研究,并且在这种交叉融合过程中收益良多,为自己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本科是物理学专业,班主任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多关注交叉学科领域,告诉我们交叉学科可以产生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物理学的知识研究生物学取得了诸多成果,这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前国际学术界同样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从美国“脑计划”融合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到欧盟“地平线计划”推动量子计算与材料科学协同攻关,这些实例充分表明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路径。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组建交叉学科群”列为高等教育改革重点,教育部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必须强化交叉融合贡献度。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成立交叉科学部,这标志着我国对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虽然传统学部仍保持独立运作,但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以文理学院为例,学院下设13个系,涵盖18个一级学科。在现有师资队伍中,已有部分数学、人工智能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生物、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学院将设立学科交叉专项培育基金,鼓励青年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讨,促进跨学科科研成果转化,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会同书院此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月”活动成果,也诚邀各位同学参与文理学院的交叉学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