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单位里,成长是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我刚上班那几年,就是埋头干工作,什么也不想。加上那时候借调多,经常是工作熟悉了,又换岗位了,一直是学习接触新业务的状态。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体制内的工作,一方面可替代性强,另一方面三个月一过去,整个人心态情绪一平静,也就适应了。
我现在也慢慢适应了身份的转变。刚开始不好意思给别人派活,后来发现不派不行,自己根本干不完。新的工作我会先自己摸索清楚,已经有人承担的工作就直接分派下去。但也经常被正职督促批评,这个工作怎么还没干,那个工作干到哪一步了,每天都在被推着向前。
今年是我进入体制的第十年,回顾这十年自己的经历,我有以下感想:
一是体制内,“稳”大于一切。刚上班的重点是摸清工作,认识人脉,多方面锻炼自己。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态度好、能力强都算。
二是如果体制内没有提拔晋升的执念,锻炼几年后,工作业务驾轻就熟,日子还是挺舒服的。我在基层,材料写来写去就是那些,写了几年,实在是没有花样。即使是换了大领导,说了新提法,也不过是给以前的工作换了个提法而已。
三是及时调整心态。工作不是唯一,在提拔晋升无望的情况下,要及时开拓别的事情,比如说副业。给自己找个赚钱的事情干,能极大程度上减少工作带来的患得患失。
四是一定要认真要努力。很多人认为干得越多工作越多,学会说明自己的情况。一个老实人推活儿,大家会觉得他真的干不过来。一个精明的人推活儿,大家会觉得这个人太精,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老实,是一个信用凭证,这个凭证的前提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就像我在办公室,因为写材料、作会议记录,所有人都觉得我很累很辛苦,动不动加班。但我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苦,一是所有工作我都熟悉了,干起来又快又好;二是我在网上公开写作,有其他事情分担。这就像一个正向循环。
不管怎样,只要你做事靠谱为人实在,就少不了有人为你说话。不然我这天天都不往领导跟前凑的人,又是怎么获得提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