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台州日报/2024 年/12 月/30 日/第 006 版聚焦
南城风华谱新章
——黄岩区南城街道深耕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台传媒记者 颜彤 通讯员 蔡晴
上月,土屿山文化公园通过验收,这也意味着,黄岩将迎来一个新公园。
光绪《黄岩县志》载:“ 土鼓屿,在县南十二里,状如覆缶,登者以足踢之,则有声如鼓。”黄岩土屿名声在外,清代以来就有“ 小小黄岩县,大大土屿府” 民谣传诵。
“ 土屿山文化公园是黄岩传统文化廊道的重要节点,也是黄岩传统文化廊道向南延伸的最后一站。 ” 黄岩区南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颜宏说。原先这里是脏乱差的代表,现在护国庙、双戏台等重现生机,长廊蜿蜒起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这些年,黄岩区南城街道围绕“ 以农促旅、以旅彰文,以文塑旅、以旅兴农” 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丰富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橘香满园,梅韵悠长
眼下,正是黄岩本地早蜜橘的成熟期。这几个月,是蔡家洋村村民张章茂一年中最繁忙的时
候。
“ 今年每亩地产了七八千斤橘子,我们半夜就要上山采摘,接下来的一天都在打包、装箱,高峰期时每天要发出去四五百箱。” 张章茂是黄岩好再来柑桔专业合作社(下称“ 好再来”)的负责人,在蔡家洋村承包了 50 亩地,种了 40 年橘子。
就像合作社的名字写得那样,“ 好再来” 的客人大半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回头客。“ 大家都说我们的橘子吃功好(味道好)。” 张章茂笑道,“ 上海、南京、香港、东北、新疆⋯ ⋯ 我们的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
要想口碑好,背后的力气少不了。从橘子还未落地,一直到把橘子送到买家手中,合作社的合伙人们绝不放过任何细节。这么多年,他们都是自己挑拣橘子, “ 把最好的一批选出来制作成精品礼盒,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的则直接丢掉。” 上月,该合作社还在 2024 浙江好蜜橘推选活动中荣获金奖。
蔡家洋村是黄岩蜜橘的主产区之一,在这里,几乎人人种橘子。黄岩贡橘园绵延千亩,年产
量可达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