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河南日报· 农村版/2024 年/12 月/31 日/第 005 版乡村振兴周刊
“ 文旅+百业” 郾城魅力足
本报记者 仵树大 通讯员 龚苏秀子 张星
“ 冬日飞龙纵情舞, 腾跃光转瑞气浓”。 青龙舞这一百年文化 IP 通过 2024 年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专题展实现出彩出圈,也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到漯河市郾城区这一坐落在中原腹地的“ 文化老城”。
省级非遗青龙舞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第四代传承人何永钢以何庄村为基地,牵头成立“ 郾城区何庄青龙(非遗)文化合作社” 等创作基地,注册“ 颍河龙” 商标并成立公司,积极开发衍生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 240 余万元,实现文化兴产业、产业兴村富民的良好局面。
漯河市郾城区是龙山文化发祥地、文宗字祖许慎故里、岳飞“ 郾城大捷” 古战场,域内人文资源丰厚,101 处文物点位星罗棋布,690 项重点非遗熠熠生辉,256 个文旅资源单体点缀其间。
“ 郾城区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我们聚焦满足群众需求与增强精神力量相统一, 深学用活 ‘ 千
万工程’ ,让人文经济、农文旅经济成为拉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 12 月
23 日,郾城区文化旅游局局长李小青说。
民字挂心头
今年夏天,喜来登酒店成了当地热门的“ 周末打卡地”。每到周六,演绎小剧场总是如约而至,古乐演奏、模特走秀、戏剧演唱、国风舞蹈、小品相声⋯⋯一场场精彩的文化活动在热闹的“ 城市地标” 精彩上演。这正是郾城区引入社会力量,共同打造“ 文旅新空间” 的一个缩影。
郾城作为漯河建制最早、人口最多的老城区,拥有多元的文化要素,如何将这些优质资源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