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宁夏日报/2024 年/12 月/16 日/第 007 版专版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中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
为引领,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中卫市人社部门瞄准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命,聚焦六大民心工程,以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抓手,因地制宜,深耕细作,先行先试,引领示范,整体推进“ 高效办成一件事”、社保卡综合应用、工伤保险、劳动维权、人事人才、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担保贷款等工作,各项工作稳中有进、量质齐升,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先行探路 引领示范 中卫样板初见成效
中卫市在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推进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当地就业形势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示范项目,全程紧盯,精心策划,明确职责,倒排工期,力求打造成为宁夏领先、西北一流的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示范市。示范项目稳步推进,资金支付进度逐步加快。
数字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稳步开展。依托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系统,打造集智能政策经办、求职招聘与信息监测于一体的数字就业服务平台,新建 4 个数据库,开发 36 个功能模块,构建“ 一人一策”“ 一人一档”“ 一人一码” 和“ 精准智能” 的全数字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 三项工程” 统筹推进效果显著。立足当前急需和未来产业发展必需,整合培训资源,开展重点产业“ 赋能”、重点群体“ 蓄能”、职业能力提升“ 聚能” 培训 3.03 万人,涵盖急需紧缺人才、地方特色技能人才等多领域培训,涉及“ 海原司机”“ 中卫化工技工”“ 中宁枸杞技工” 等特色项目,覆盖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等不同群体,打造“ 技能中卫”。
“ 六项行动” 全方位保障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紧盯重点群体,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强化“ 1311+” 就业服务,深入实施供需对接服务、就业容量扩增、就业能力提升、就业增量助力、就业帮扶提质、服务标准提档行动,开展 391 场次特色招聘会,打造 20 个零工驿站与 5 个零工市场,建设驻外劳务工作站 33 个,认定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社区便民服务站等 60 家,完善 511 个村(社区)服务平台,拓展企业就业岗位,鼓励各类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在 2024 年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中卫市从全国三十个省市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劳务品牌工作赛三等奖,为未来劳务协作的深化和劳务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强化融合聚人才 实现人事人才上台阶
近年来,中卫市人社局以“ 人才人事提标” 为引领,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凝聚各方优秀人才为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献智出力。
人才增量稳步提升。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征集发布 129 家单位 3601 个人才需求岗位目录,柔性引进自治区特聘专家人选 17 名、中卫市特聘专家 23 名。深化校企合作,精准实施供需对接,先后在武汉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等 10 余所区内外高校开展“ 衷(中)爱人才 未(卫)来可期” 人才招聘校园宣介活动 156 场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3885 名。
持续增强育才能力。围绕“ 六新六特六优” 产业,举办肉牛、枸杞、职业院校师资等技术人才培训班 8 期、培训 7697 人次。推荐入选青年拔尖、“ 智创未(卫)来” 人才 81 名。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1 个,国家、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 2 个,新建人才小高地 3 个、专家服务基地 6 家、“ 塞上名家” 工作室 8 个,培育“ 中卫技能大师工作室” 14 个。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 中卫技能大师” 等本土尖端人才 47 名,助力产业发展。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全市 27 家人才工作载体柔性引进秦大河、俞大鹏、李德仁等院士、专家 103 名开展产学研创合作。实施人社部数据产业技术指导等专家服务项目 13 个,引进 58 名乡土专家到乡村振兴一线走访企业 18 家、提出意见建议 85 条,开展技术指导 45 次,专题讲座 17次,累计培训 1233 人次,义诊患者 1000 余人次。分类建立中卫在外人才信息库,引流 3058 名中卫籍本科以上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不断健全人才保障。争取列入自治区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