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陕西日报/2024 年/12 月/11 日/第 010 版一泓清水的陕西担当
调三秦碧水 保饮水安全 护长远安澜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是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也是一项对我国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我国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受水区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福祉的百年大计。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利枢纽,我省境内的汉江、丹江位于丹江口水库的上中游,年均入丹江口水库水量占入库总水量的 7 成,也就是说,受水地群众所用的每 10 杯水中,就有 7杯来自陕西。近年来,陕西始终牢记“ 国之大者”,压实保护责任,强化综合治理,严格监测执法,加强风险防范,实施“ 大保护”,守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确保“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扛牢责任 多方发力 护好人民饮水生命线
我省始终把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作为重大ZZ任务,着力提升水质保护主动监管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联防联治能力。一是压实流域保护责任。对汉丹江流域实行河湖水质月排名、年考核,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并将流域内环境问题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落实“ X政同责、一岗双责”。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曝光暗访环境问题、约谈县区主要负责人等方式,层层压实责任,确保问题解决。二是健全流域治理体系。自 2020 年以来,陆续修订、修正《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印发《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 十四五” 规划实施方案》等系列规划、碧水保卫战年度方案和国控断面“ 一断一策” 达标方案,谋划一批重点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023 年印发实施《陕西省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 ,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入河排污口监管等五个方面为抓手,全面推进流域水质巩固改善,确保汉江、丹江出境断面水质不超过Ⅱ类的水质“ 红线”。三是形成流域保护合力。在《陕西省渭河、汉丹江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试行) 》的基础上,于 2021 年制定《陕西省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补偿实施方案》,将汉丹江流域 13 条重点支流纳入补偿实施范围,进一步厘清、压实地方治污责任,“ 十四五” 以来,陕南三市均未因断面水质不达标扣缴补偿资金。在省人大常委会统筹指导下,汉中、安康两市突破行政边界,统一立法尺度、标准和条款设计,开展汉江流域协同立法,于 2022 年颁布汉中、安康市《汉江水质保护条例》,实现汉江流域共管、共治、共享。同时,不断完善河长制及公检法共同参与的公益诉讼机制,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联合水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了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流域保护模式。四是推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三水统筹”,每年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征集成效好、可持续、可复制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