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山西经济日报/2024 年/12 月/18 日/第 004 版特别报道
泽州县 学习运用 “ 千万工程” 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中共泽州县委宣传部
泽州,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镶嵌于中华文明的银河之中,既
承载着千年的厚重底蕴,又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步入新时代,泽州县勇立潮头,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伟大号召,深度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的精髓与智慧,锚定“ 全域融合” 目标,以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兴旺、乡村环境整治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弘扬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奋力推进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将这幅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篇章书写在了泽州 2023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规划引领 绘就乡村“ 幸福画卷”
泽州是全省的煤炭大县、经济强县,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近年来,泽州县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按照“ 两新战略”,确定了“ 规划引领、差异定位、分类施策” 总方针和“ 一城三带” 发展规划,积极围绕打造教育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的目标持续建设,湖光山色、草木葳蕤,丹河新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凤栖湖旁草木葱郁,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笔直的建州路、珏山路和文汇街两侧,高楼林立⋯⋯一座现代之城步履铿锵惊艳崛起在丹河之畔。丹河新城规划面积 52.5 平方公里,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着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五纵八横” 路网骨架全面贯通,300 米公交站点覆盖率100%,老百姓 5 分钟可达高铁东站,15 分钟就到中心市区;城市水电气暖等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团购房、回迁房陆续交付;教育园区基本建成,构建起幼儿园到大学的完备教育体系,牵手北师大开展全方位合作,泽州一中附属学校招生运行,水西九年一贯制学校、文汇佳苑幼儿园今年 9 月份投入使用,着力打造全市基础教育新高地;丹河湿地、五谷山等 7 个城市公园建成开放;丹河大剧院、体育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建筑投入使用,为新城不断注入新活力。
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千万工程” 经验提供了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点
带面的范例。在加快推动丹河新城建设的同时,泽州县积极统筹发展规划与项目谋划,编制 6 类
211 个规划,实现县、片、镇、村四级规划体系全覆盖,大力推进长河流域工业转型升级集聚带、丹河流域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带、太行一号生态涵养和文旅康养集聚带建设,着力走出了一条“ 城乡一体、三生共建、工农互促、农旅相融” 的泽州路径。聚焦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任务,按照三类村庄建设标准,主攻四大片区,以 22 个精品示范村为重点,抓点连线,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廊带,由片及面,在新起点上着力破题开局。
生态宜居 绘就乡村“ 美丽画卷”
泽州县用日积月累的点滴转变交出了一张旧貌换新颜的亮丽答卷。
泽州县巴公镇北堆村深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坚持X建引领,强化为民导向,通过“ 三清三提”,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违治乱提村景,为凝聚X员群众齐心干的合力,村庄发出“ 环境整治,人人都是保洁员,家家都有责任区” 的倡议,通过拆除违建,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清理陈腐垃圾,拓宽主街道,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