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孝感:一座以孝为名的城市
一个传说感天动地,一片厚土生生不息。
孝感,处云梦古泽之畔、江汉平原一隅,因东汉孝子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久负盛名的中华孝文化名城,也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
202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首站来到孝感,在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让孝感这座城市瞬间吸引了外界更多关注的目光。
走进孝感,历史文化和山川形胜,无不印证着外界的风评。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脉悠长,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麻糖米酒的起源地,出土了中华第一律(秦律)、中华第一长文觚和中国最早的“家书”,诗仙李白曾在这里生活十年,留下多部传世名篇……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中国孝文化之乡等一系列城市名片彰显着它的独特底蕴和魅力。
城以“孝”名越千年
孝感因“孝”得名,以“孝”闻名。古代二十四孝中,董永行孝感天、孟宗哭竹生笋感地、黄香扇枕温衾感人的故事都发生在孝感,其中以“董永行孝感天”最为有名。清代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汉安陆县地,刘宋置孝昌县,以孝子董永名也。据考证,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大力倡导孝行,于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在此处设置新县,取名“孝昌”,以彰此地民风淳正、孝行昌盛。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存勖为避祖父李国昌的名讳,在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改孝昌为“孝感”,取意“以孝感天下”。由此,这里以“孝”为名,已有1570多年历史。
地以“孝”名,风以“孝”淳。千余年来,孝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特别是明清时期,这里广修墓祠碑坊,祭奉孝义典型,孝道思想蓬勃发展,孝子故事层出不穷。《孝感县志》记载的明清两代孝子有传者约500人,《应城县志》载有85人,《云梦县志略》载有30人,《同治汉川县志》载有57人……孝文化在孝感代代相传,成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和城市标识。自1996年以来,孝感连续开展“十大孝子”和“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出200多名新时代孝子,他们的感人事迹不断赋予孝文化“孝忠、孝诚、孝敬、孝爱”时代内涵,他们的精神力量滋润感召着一代又一代澴川儿女,凝聚成“中国孝文化之乡”丰厚的孝德资源,孕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