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联合日报/2024 年/12 月/17 日/第 004 版综合新闻
群众有“ 医” 靠 幸福更牢靠
——省政协 2024 年第七次月度协商会综述
本报记者 李雨霏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成为至关重要的使命。
开展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便捷基层群众就医的重要举措。山东拥有丰富的基层医疗资源,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起步早、底气足,先发优势明显。
12 月 16 日,省政协召开 2024 年第七次月度协商会,围绕“ 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会委员和专家学者认真协商建言,共同探寻新模式、新路径。
洞察之道:调研先行 析难取经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系统工程,连着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
为深入了解我省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现状,9 月份以来,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先后赴青海、宁夏和济南、淄博考察调研,并函请江苏、福建两省政协协助提供两省相关工作情况和东台、三明等市典型材料,学习先进经验,直面短板不足。
在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调研组详细了解了该院的信息统一管理工作。通过积极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该院打造了远程心电、影像、区域医疗检验、远程会诊等系统平台,构建了“ 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共认” 的服务模式。
“ 我们打造了‘ 总院—分院—卫生院(社区)—村卫生室’ 四级垂直管理体系,真正做到了‘ 小病在基层、大病转上级、康复回社区’ 。” 青海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和精准帮扶机制,也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全市各总医院全覆盖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打造医防融合的服务模式,促进公立医院由“ 以治病为中心” 向“ 以健康为中心” 转变,将健康服务重心向前端延伸⋯⋯近年来,三明医改深入实施,卓有成效。
“ 福建三明的医改为我们树立了‘ 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让医生回归看病本色’ 的典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疗保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