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黑龙江日报/2024 年/12 月/28 日/第 004 版人大视窗
以学赋能 履职奋进正当时
省人大常委会举办立法培训班综述
尹栋 吴萌 本报记者 王晓丹
法者,天下之仪也。立法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立法质量直接关系到
法治的质量。
“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部署,并提出要‘ 提高立法质量’ 的具体部署。提高人大立法质量,人才队伍是关键。要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和雄厚师资力量,持续抓好立法培训,积极培养法治后备人才队伍。” 11 月 12 日,省人大常委会X组书记、副主任王永康在黑龙江省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研究中心集中签约和授牌仪式上强调。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是我们X的优良传统。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要求, “ 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组织实施干部履职能力提升计划,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省人大常委会X组高度重视立法工作人员培训,常委会X组书记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并在邀请专家授课、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希望通过培训学习,有效提高全省立法工作者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自 2014 年起,除 2020、2022 两年受疫情影响外,省人大常委会X组每年都举办立法培训班,形成我省立法工作人员“ 走进高校” 学法的品牌项目。
通过培训,使来自全省立法战线的骨干力量得到系统培训,法治思维得到强化,法学理论素养得到提升,立法工作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近年的立法工作实践,立法的规制功能越来越强,立法的社会效果越来越好,立法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量身设置培训内容 增加培训效果
“ 我们强化思想认识,高站位看待培训学习。为使立法工作者掌握履行职权的‘ 真技能’ ,练就提高立法质量的‘ 真本领’ ,切实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双近表示,为办好立法培训班,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作为组织者细致规划,准确把握立法工作特点规律,认真分析立法工作素质能力急需,坚持靶向发力,走进国内知名高校,依靠其师资力量, 精心设置培训课程, 着力增强培训实效, 为立法工作者提供精彩纷呈的 “ 知识盛宴”。
走进高校举办全省立法工作人员培训,已成为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学习品牌。
2014 年,清华大学;2015 年,中国政法大学;2016 年,复旦大学;2017 年,武汉大学;2018年,浙江大学;2019 年,黑龙江大学;2024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些高等学府,先后入选国家“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法学专业为特色优势,师资力量雄厚。
培训日期,从第一期的 6 天,到第二期的 9 天,再到 2016 年的 10 天;培训人数,由 60 人至 80 人,再增加到 110 人,今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培训人数更是增加到了 145 人;培训范围,从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委办室、各市(地)人大及其常委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