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工作越久,容错率越低
临近年底,事情骤然多了起来。
单位举办活动,里边一个舞蹈节目需要人员参演,把我选上了。
我看着人员名单,都是单位这几年进的新人,只有我是工作了快十年的老人。论年龄,我比她们大不了几岁,同岁的也有几个。但我是本科毕业上班,她们是研究生毕业上班,所以这工作的时间一下子就差开了。
有点想不明白领导为什么选中了我,毕竟还有几个新人没有参与。按理说,我在办公室,工作并不闲,尤其是年底,各种材料、检查、会议特别多,还都是十万火急,经常忙地水都想不来喝。
可能是对我写材料的一种补偿吧,因为活动上的领导致辞和主持词都是我在写,让我上台表演节目,给我一个打扮好看的机会。
对女生而言,让她美是对她最大的奖赏。
不过我也确实不怕跳舞,我一直都在学习一个舞蹈运动,身体协调性还是有的。只是这样下来,我就变得特别忙,既要去排练舞蹈,又要写致辞主持词,还要写领导的各种年终总结材料……
这时候,对于业务部门的一些工作,我就做不到心平气和了。
尤其是碰到他们过来问有没有相关工作的会议记录,学习、传达类居多,如果没有,就问我能不能补一下。如果这个人刚负责该业务,我虽心有不悦,但还是会帮忙。但如果这个人负责了好几年,我就会特别生气。
直接问道:你们每年都接受检查,不知道这些内容要在年底检查吗?平时不提醒领导,不上会学习,该检查了,让办公室做这做那,你们早干什么去了?
不是我故意发飙。我做会议记录的第一年,也是状况百出,缺这少那,动不动就要补,但第二年,再碰到检查,我就不慌了。因为每次检查的事项,我都记了下来,在平时的记录中格外注意。但我毕竟不干业务,对业务的相关检查并不清楚。所以碰到他们让我补内容,尤其是干了好几年的让我补,我就很不爽。
体制内,当你是一个新人的时候,大家会想着你工作不熟悉,对于疏忽失误,都都包容心。但如果在一个岗位上干了很久,工作做了很多次,还频频出现一些失误。尤其是对工作没有规划,不知道当下的重点工作,想不起来工作做在平时,人们就不会那么包容了。
那个业务部门的人,一起吃过几次饭,喝过几次酒。但我对同事的定义是别让我做额外的工作。之前发生过,同级的人约着吃饭,我去了,吃到最后才知道是让我劳心费力地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比如帮他们写个总结、报个材料什么的。我心里就有点不爽,这饭吃的代价也太大了。所以除了部门聚餐,我现在很少和外部门不熟悉的人一块儿吃饭。
干工作这事,用不用心,时间久了,大家都能感受出来,对你的态度也会不一样。想获得别人的尊重,想在单位里过得轻松自在,想体现自己的价值,说白了,干好工作远比吃饭喝酒重要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