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大机关提拔的快,却多了三道坎儿
平台,是干部提拔的第一要素。
单位的层级,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提拔晋升的地板和天花板高度,是提拔区间的整体提升,这就叫,水涨船高。所以,选择去一个好的平台,一个层级更高的平台,是获取提拔的第一要素。然而,人世间的事都是双面的,有利有弊,利弊交叉,在占据了大机关的晋升速度优势的同时,也要明白,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不能只见欢喜和希望,不见忧愁和无奈。
琢磨不透的未来,注定是充满未知和无奈,冷静下来分析,找准核心要素,才能步步为营。
去大机关之前,一定要想明白这三道坎儿,看看自己适应否。一是,冷淡的人际往来。越是大机关,越是充满各种条线,越是有着各种掣肘和束缚,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照章办事,而没有太多的人际往来。
在基层,或者说小单位,一共就三五十人,互相之间都是要待一辈子的,谁又愿意闹得太僵,闹的互相不来往呢。
并且,小机关里,你去隔壁要个材料、数据,可能打个电话、串个门,这个事就办成了,但是在大机关里,你的科长同意么,你的处长同意么,你的分管同意么,你私下里要数据,你要的出来么,即使是给了,人家负责么。不见签字,什么都不办,很多朋友从基层渠道上面不适应,就有这种工作方式的不适应。
二是,激烈的竞争环境。越往上,大神越是云集,目前来看,研究生学历已经是市直机关的标配,清北也才是省直核心部门的敲门砖,而再往上,那都是神仙打架的地方。这都是一群靠学习已经刷掉芸芸众生的竞争对手,当年咱全身心投入的高考比拼都没玩过人家,难道上班就能赢了?别想了,更没戏。况且,机关越大,互相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
大机关里,互相之间闹得不可开交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一块共事十几年,一个桌上吃不了两次饭,不是什么新闻。互相之间,谁上谁下那可是天壤之别,竞争能够带来的收益,足够让不少的别有用心之人,背后使招。套用《唐伯虎点秋香》就是: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生可笑可笑;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单位封闭培训,你睡个懒觉都被人举报,咱就说,举报人又会是谁呢?利益面前,何况是一朝青云直上的利益,人性必然会暴露无遗。
三是,无奈的按部就班。越是大机关,越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一切都是卡着资历来,就算是你有背景关系,但是在这个大机关里,哪个没有背景关系。能够到经受住天劫,上天当差的,就算是南天门的大头兵,被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灭掉的甲乙丙丁,其背后也是各方势力的牵扯,更是人间高不可攀的存在。在这里,除了通天的背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唯一讲究的就是资历,这也就否定了你想要表现自己,越级晋升的可能。
反倒是小机关,人少,年龄结构偏大,机缘巧合之下,就会有本不可能的机会转变为可能。
尤其是带有背景资源,个人又有能力本事,做小县城的“婆罗门”,不比去上面和众位大神挤独木桥,要轻松的多么。